Amway, 安利
2025.07.27
《仁爱致富》为什么要仁爱
Amway, 安利

听节目戳↓

《仁爱致富》为什么要仁爱

《仁爱致富》为什么要仁爱
00:00

6、为什么要仁爱?第12集为什么要仁爱?信条六,怀有仁爱之心是创业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我们每日都应自问,是否以仁爱之心对待同事、上司、下属、顾客,乃至竞争对手。伊莎贝尔·艾斯卡米拉今年63岁,居住在墨西哥北部山区。每天清晨,她会穿上亲手缝制的黄棉长裙,拉着用废车胎制成的凉鞋,拖着沉重的木门,步行两英里进城购买生活必需品。她的家族几代人都在附近的瓷砖厂工作,每天搅拌红色粘土,成型,漆彩,上釉,烧窑,瓷砖厂的老板居住在墨西哥城,伊莎贝尔曾听闻他们一家住在摩天大楼的顶端,需要乘电梯至50多层才能休息,这令她觉得好笑。多年来,她只见到了这位大人物一次,当时只见一辆黑色加长轿车疾驰而过,卷起一阵灰尘。伊莎贝尔一家都为能在厂里工作而感到自豪,特别是在许多人因旱灾失去工作的时候,他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然而,伊莎贝尔常常梦想着全家,特别是他心爱的孙辈们,有一天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期待使他夜不能寐,在稻草席上反复思考,担心他们将不得不像他一样,在那条尘土飞扬的小路上,终其一生为山下的瓷砖厂辛勤工作。尽管他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感激,但瓷砖厂的工资实在微薄,仅足以供孩子们读到小学六年级。如果他们放弃学业去瓷砖厂工作,或是收集烧窑用的灌木、树枝,或是挖掘和运输粘土,那么他们的未来就不可避免地会像父辈一样,在工厂中消磨生命。

什么是仁爱?追求经济效益和仁爱是否背道而驰?事实上,仁爱与社会进步并不矛盾,反而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原则。仁爱的字面含义是同情他人的不幸和痛苦,并渴望帮助他们减轻痛苦、走出困境,其反面则是无情和冷漠。从这个含义中不难发现,仁爱涵盖了情感和行动两个层面。我特别喜欢的《花生》系列漫画中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小狗史努比躺在屋顶上,几乎被大雪淹没。露西透过窗户看到他冻得缩成一团,又饥又渴,不禁为他感到难过。"圣诞快乐,史努比,衷心祝福你。"她大喊着,然后回到熊熊燃烧的炉火旁,吮着热乎乎的巧克力。莱纳斯也看到了史努比的近况。与露西不同,他穿上衣服,戴上手套,把热腾腾的火鸡和干净的衣物带给了史努比。露西和莱纳斯都有仁爱的情感,然而只有莱纳斯有仁爱的行动。仁爱的情感必须通过仁爱的行动来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如果有人帮助你,但并非出于真诚,你将有何感想?因为责任感驱使我们去做某些事情并无不妥,但这种责任感与真正的仁爱不同。真正的仁爱是贯穿一生的情感,它意味着对某人或某事深感遗憾,热情地帮助他人摆脱痛苦或减轻伤害。仁爱是情感与行动的结合体。我想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关心他人的苦难并付诸行动,而有些人却只能停留在口头表达上?你是否曾经有过制定计划却未能坚持下去的经历?你是否曾在同情他人的不幸时,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去提供援助?仁爱是推动个人事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石。持续的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学会关爱我们的地球家园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自由与关爱密不可分。威廉·赫兹里特曾言:“爱自由就是爱别人。”而萧伯纳则认为,“自由意味着责任”。许多人因恐惧自由而避开自由,但仁爱意味着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为他人和世界承担起责任。

生长在一个仁爱的国度。本杰明·拉什在15岁时就确立了其人生信条,致力于为人类福祉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财富。他以毕生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取得医学学位后,拉什撰写了反对烟草、烈酒和奴隶制的宣传册。随后,他建立了美国首个医疗机构——费城医疗站,并开始研究精神疾病和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治疗。拉什还倡导种植制糖用甘蔗的技术,从而解放了西印第安的奴隶,主张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公立学校。在费城对抗黄热病时,他甚至险些丧命。目前,数百万社会企业家正在追随本杰明·拉什的步伐,为人类福祉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财富。因此,我们应该感谢卡内基、丹佛斯、福特、凯洛格和洛克菲勒等人,以及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商业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被誉为仁爱主义信徒,马克·吐温是首位这样称呼他的人。半开玩笑地,他致信这位钢铁大王,提议支付1.5美元稿费用于捐赠。虽然不清楚卡内基是否真的借了钱给马克·吐温,但他向JP摩根出售钢铁公司后,便倾情资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卡内基曾写道,富人的责任是成为谦逊、简朴而不炫耀、不奢靡的榜样,并持续不断地为有需要的人提供适当帮助。他的这番言论道出了仁爱企业家的心声。为了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卡内基于1901年创建了卡内基技术协会,并以此为基础,向家乡苏格兰和美国各地的研究及教育机构捐赠资金和设备。公共图书馆是卡内基最热衷的捐助项目。到1918年,他已在全美各地建立了超过2500家图书馆。约翰·哈维·凯洛格博士和威尔·凯洛格兄弟出身贫寒。凯洛格博士是哥哥,他在密歇根州巴特尔克里克的一家疗养所担任主治医师。威尔则在后勤部门工作,同时担任业务经理和杂务。作为一名彻底的素食主义者,凯洛格博士开始尝试种植各种谷物,研究比传统素食更加美味的食品。而威尔则是他最具创意和活力的伙伴,他们共同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包括花生酱和预先烹制的谷物片。随后,威尔利用切片、膨化、酥脆、油炸和爆炒等方法加工大米和小麦,开发了种类繁多的系列产品。这位兼具管理和营销才能的天才迅速建立起一个价值百万美元的早餐食品王国。凯洛格的事业不断壮大,他在给朋友的信中阐述了自己对仁爱的理解,希望自己积累的财富能够用于造福人类的事业。因此,他在身边开展了一系列慈善活动,资助有益于工人的娱乐和社会活动。即使在经济大萧条的早期,他也让生产线上的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并在1935年将其定为永久制度。1925年,时年65岁的威尔·凯洛格创建了友爱伙伴公司,并以匿名方式捐赠财产。他的首批捐助涵盖了农业学校、鸟类避难所、实验农场、再造林计划、巴特尔克里克市民剧院、托儿所、农贸市场、童子军训练营以及数百项学生奖学金。1930年,他建立了第二个基金会,专注于儿童福利。至今,凯洛格的基金会已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和最慷慨的慈善机构之一,基金总额接近60亿美元。凯洛格曾写道:“一个慈善家应当做一些对自己所爱之人有益的事情。我喜欢为孩子们做一些事情。”

Amway, 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