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微剧
纽崔莱传奇第四部
10 永远不算迟的成功
各位听众,欢迎收听《纽崔莱传奇》广播微剧,本剧将带您深入了解纽崔莱品牌的成长历程。第四部:坚持与梦想。第十集:永远不算迟的成功。
欢迎,山姆先生,感谢您来到上海。卡尔先生,欢迎来到上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喜欢回忆,时常怀念我的父亲卡尔·宏邦,怀念他生前对我的信任,怀念小时候坐在他膝上听他讲故事的日子,怀念他在日记中记录的生活。现在,我只能通过这熟悉的字体,去寻找他的身影。爸爸,这里是中国吗?这里就是爷爷最喜欢的上海吗?的确,爷爷日记中记录的上海真是令人惊叹。照片上都是黑白的,但如今这里真的很漂亮,我非常喜欢。
转眼间,时间流逝了30年。我仍然记得,30年前我坐在床边,握着父亲的手,送他平静地离世。而在之后的30年里,我意识到他从未真正离开过我。2005年,我带着女儿来到中国,沿着父亲的足迹,再次走过黄浦江畔。我知道,中国是父亲心中永远无法割舍的名字,他梦想将纽崔莱带入中国,如今这个梦想已成为现实。从2006年安利中国获得直销牌照到今天,我们已经整整经营了两年。目前,我们已设立超过两百多家店铺。安利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纽崔莱品牌市场,仅2008年一年,我们的总销售额就达到了13亿美元。纽崔莱的中国商标更是荣获了驰名商标的认证。在此,我非常感谢大家对纽崔莱产品的热情和支持,使得纽崔莱倍力健片终于进入中国市场。Sam先生,您是否认为这里便是纽崔莱梦想的终点?当然不是,我们的梦想之路还很长。
这些年,我在空闲之时,大多在翻阅父亲留下的日记。他40岁时才开始研究营养学,但这并不晚,因为他一旦开始就坚持了25年。25年后,纽崔莱已初具规模。即便父亲年满70岁,又如何?他依然能在公司最危难的时刻力挽狂澜,将公司从困境中拯救出来。日记本中最后的夹页是父亲在79岁生日后,在打字机旁敲出的文章。我开始感到身体残疾,但我的伙伴们却告诉我,我依旧美丽。显然,他们是一群善良的骗子。我每周回办公室两三次,总是迟到早退。我的工资变成了对我曾经完成工作的奖励,不再是现在,还有那不断延长的假期。他还关心着那次未能成功的浮游生物计划。我记得在生日过后几个月,他列了一连串备忘录给我,详细描述了他的实验设想和改进计划。直到1969年,82岁的父亲才正式退休,成为纽崔莱的荣誉主席。尽管公司销售额时起时伏,但到了那时已经趋于稳定。我不知道退休后的父亲是否感到满足,但当时的纽崔莱足以让父亲感到安心。
我清晰记得那是1973年1月26日,星期五。就在父亲一手打造的纽崔莱产品和他一手建立的营销网络准备开启新篇章的时刻,他却被送往纽波特港的霍格医院。那是我第一次如此长时间紧握父亲的手,就像小时候在人群中父亲紧紧拉着我一样,但最终我还是失去了他。我的父亲,以85岁的年纪,凭借勇气和毅力,历经了一生,尽管不完美,却异常圆满。父亲,您是如何定义成功的呢?您说,成功就是尽己所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是的,在您临终之际,我总是想起您对成功的诠释,同时环顾您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确看到那些因为您的努力而有所改变的地方。位于巴尔博亚小岛,距离数百里以南,曾是他在船坞里研究营养保健品的偏远海岸地区,如今已转变为豪华游艇的避风港。原本属于圣费尔南多山谷中的一片小小紫花苜蓿田,已被圣哈辛托山谷中数十英亩的田地取代。工人们按照父亲开创的方法进行作物采收,并将收获送至9幢建筑物中的工厂,制成营养品远销美国各地。他致力于蛋白质的开发、森林的保护以及水培法的实践。他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类与世界深深的热爱。如果有一天,我走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我希望能够与家人好好告别,告诉他们我的爱。有他们的陪伴,我感到非常荣幸和满足。然后,我可以安心地睡去,不需要任何仪式。作为宇宙的一部分,我只是回到了宇宙的怀抱。父亲在七十五岁时撰写了《生存与死亡的反思》。实际上,父亲对于死亡早已有超然之态。记得在他八十五岁的时候,我紧紧握住他的手,见证他平静地离世,面容安详。遵照父亲的遗愿,我们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或悼念活动,而是将他的骨灰撒入他深爱的太平洋。这一刻,我想,固执的父亲,您的灵魂终于得到了自由。这里曾是爷爷居住的地方,他的日记中提及过在此采集各种绿色植物帮助他人。时间过得真快,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美丽的小区和公园,还有那迷人的林荫大道。爸爸,您觉得如果爷爷能看到现在的上海,会是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很开心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了。
纽崔莱传奇第四部10:永远不算迟的成功00:09:43 本篇内容来自《纽崔莱传奇》
各位朋友,欢迎收听广播微剧《纽崔莱传奇》的第四部分,带您进入纽崔莱品牌传奇的发展历程。
山姆·宏邦带着父亲未了的心愿来到中国,2006年焕然一新的上海,夜色如醉。漫步在父亲的精神家园——黄浦江畔,仿佛已过百年。山姆呢喃着父亲日记里的心愿,对着绵延的江水告诉父亲:纽崔莱,我给您带到了中国,这里是您心愿的终点,也是我的起点……
本篇摘要
(以下为山姆•宏邦先生自述)
一晃30年过去了,我还记得30年前,我坐在床边,握着父亲的手,送他安静的离开人世。而在这之后的30年,我发现他从来没有离开我。
2005年,我带着女儿来到中国,沿着父亲的脚步在黄浦江畔又走了一遍,因为我知道,中国,是父亲这辈子心上划不去的一个名字。他的梦想是把纽崔莱带到中国,而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这些年,我空闲的时候,多半在翻阅父亲留下的一本本日记,他40岁时,才开始投入营养学,但一点也不晚。因为一旦开始,就坚持了25年。25年后,纽崔莱初具规模。就算父亲70岁了,那又怎样,他依然可以在公司最危难的时候力挽狂澜,挽救公司于水火中。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73年1月26日星期五。父亲被送到纽波特港的霍格医院。那是我第一次如此长时间的用力握着父亲的手,就像小时候在人群中,父亲紧紧拉着我一样。只是最后,我还是失去了他,85岁的父亲怀着勇气和毅力一路走来,度过了不完美却如此圆满的一生。
父亲弥留之际,我总会想起他对于成功的定义。然后环顾他所身处的世界,真的看到那些地方多多少少因为他的努力而改变。他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是他对人类与世界发自内心的爱。
父亲其实早已看淡死亡。85岁的时候我握着他的手,看他安静的离开,一脸安详。按照父亲的要求,我们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或怀念活动,骨灰由飞机缓缓撒入他热爱的太平洋,我想,生性倔强的父亲,这一刻,灵魂也属于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