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渴!渴!....这是志愿者在古蔺县石宝镇村民脸上,读到的最多、最深刻的表情。自今年六月底开始,连续多日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热蒸了泸州,其中,古蔺县是全市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已经连续3个多月无降雨,35万人饮水困难,生活用水亦受到严重威肋,全县一片"渴"声。据了解,这"渴"声还将呐喊至明年4月。

干渴的大地上绝收的庄稼
石宝镇是古蔺县海拔最高的乡镇,位于赤水河北岸,与贵州仁怀市接壤,距古蔺县城83公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此外,它的喀斯特溶岩地貌与高山立体型气候,也使它在这场全县57年一遇的特旱灾害中,成为"重中之重"的灾区。如今,村民四处寻水无果,全镇3000多人面临用水危急。

焦渴的孩子
9月13日,泸州分公司联合市工商局,组织安利志愿者,将一车生活用水、20件矿泉水和一些防暑药品送到了石宝镇双丰村,帮助村民暂时"解渴",同时各捐出10000元人民币给宝石镇,作为乡亲们寻找水源与供水的经费,希望以此帮助到乡亲们解缓用水危机。
早上7点,迎着晨曦,一辆满载生活用水的大货车和一辆载有20件矿泉水以及防暑用品的小客车从泸州出去。经过8个小时的山路颠簸,送水车在下午3点到达石宝镇双丰村。

8个小时的崎岖山路
到达双丰村后,在村上唯一的学校长坪中学举行了简短的捐赠仪式。收到泸州市工商局和泸州分公司捐出的共20000万的寻水经费时,宝石镇李镇长激动地说道:"全镇3000多名乡亲感谢你们,相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能抗旱胜利。"

志愿者为年老体弱的乡亲送水
看到有水进村,村民们早拿着大桶、小桶,自觉在水车前排起了长队,等待志愿者派水。此时志愿者们分成了两组,一组给村民派水,另是一组则帮助年老体弱都将水送到家里。

孩子们加入到取水的队伍中
在取水的队伍中,志愿者发现一名6、7岁,满身尘土的小男孩,怯生生地躲在人群后面,不时露出脑袋出来向前打望。小脑袋在各种取水用具和队伍中忽隐忽现,这让志愿者十分好奇。
"小朋友,怎么啦?".志愿者问道。
"阿姨,我想喝水。"小男孩用渴望的大眼睛望着志愿者,低低地回答道。
一阵心酸与绞痛划过志愿者的心里。"来,这边来喝水。"志愿者将小男孩引到了另一边,给他取水喝。看到有水喝,原来躲在教室里的小朋友也都跑了出来,围在饮水处,等待着志愿者叔叔给水解渴。急待饮水的孩子很多,而志愿者人数有限,忙不过来,见此情况,取完水的村民主动上前给志愿者帮忙,取水滋润干渴已久的孩子们。

等待解渴的孩子们
送完水,志愿者们赶着在天黑前下山返回。此次送水活动结束了,但抗旱的战斗还在继续,希望此行捐赠的善款能帮村民早日找到水源,缓解饥渴,也希望苍天慈悲,早日畅快地来一场雨,解救焦渴的大地和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