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即打工子弟),是城市化进程造就的一个特殊的群体。2008年5月,安利(中国)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合作发起了关爱流动儿童的全国性大型公益项目“阳光计划”。一年过去了,我们再次走近流动儿童,感受阳光带给他们的改变。
【生存,是文具盒里的2块钱】 早上五点,李梦婷被春寒冻醒了。她迷迷糊糊地摸了摸旁边,知道奶奶又在天亮之前出门卖菜了。 她开始一层一层地穿衣服,对这个9岁的小女孩来说,御寒的唯一方法就是多穿衣服。她去看自己的文具盒,那是她每天快乐或者失落、饱或者饿的开启:如果奶奶临走前给她往文具盒里放了两块钱,她这一天的饭食就有着落了;如果没有,她只能“少吃一顿”。而这一天早上,文具盒,又是空的…… 李梦婷是上海奉贤民办福祉小学三年二班的学生,四个月大时被父母遗弃,四年前从安徽老家来到上海,和奶奶相依为命。 在梦婷班上,和她一样全身翻不出一毛钱的孩子比比皆是,他们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多半是以拾荒、在建筑工地打工、贩卖水果蔬菜为生,生活的拮据让这些孩子过早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 熊瑶是成都市红花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相依为命的母亲患有精神病,小熊瑶承担着琐碎而沉重的家务。而母亲患病时甚至会把她关在破旧的小屋里长达十几天…… 窘迫的经济状况、堪忧的家庭环境,带来的其他负面效应就是深刻的自卑和与城市的隔阂。 武汉市轻机小学六年一班的周游已经14岁了,但是还在读六年级,在班主任邓老师的眼里“他很特别”:上课讲话、顶嘴、抱怨、和同学打架,拒绝一切关心和好意。然而看似倔犟强势的周游有着辛酸的经历,生活的拮据、单亲家庭的阴霾,都像一层厚厚的茧,周游用这些“不幸”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不过,邓老师也发现周游很聪明,学习十分轻松。聪明而“顽劣”,邓老师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遇到了很多这样的流动儿童。她知道,除了物质上的匮乏,这样的孩子需要的是用阳光般和煦的爱帮他们找到尊严。 用警觉的双眼注视着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城市的流动儿童,在全国共安利志愿者徐杰为天津尖山小学学生上趣味英语课。有2000万。这些流动儿童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基本上不可能回到户籍所在地的农村,然而如果长期停留在社会底层,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他们中很多人都有过辍学、失学经历,大批民办流动儿童学校应运而生,但是能力有限,质量不高;他们的父母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且忙于生计,疏于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他们能否在城市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顺利融入城市文化,关乎社会和谐、教育公平。
【梦想,是一双隐形的翅膀】
李梦婷的梦在她“家”的“天棚”上,这个窝棚里最明亮的所在,夹着她的两张考试第一名的奖状;周游有一天告诉邓老师,他最爱看书,可是家里一本书都没有;熊瑶最怕的是妈妈把她关起来自己无法上学,她有时睡到一两点钟醒来就再也不敢睡了,等天亮了赶紧上学去…… 学习,似乎是这些还很难清晰规划自己未来的孩子们唯一的梦,但是连这唯一的寄托似乎也摇摇欲坠: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学校的师资普遍很难保证。上海奉贤小学的张开武校长就无奈地说:“由于工资待遇、基础设施等问题,很多打工子弟学校没有音体美老师。六一儿童节,我们连个像样的节目都拿不出来。” 张校长的困境是那么实际:学校里没有课外书能让孩子读一读外面的世界;没有年轻的老师能和学生在操场踢场球,聊聊对未来的期许;没有人能告诉这些学生的家长该如何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正如邓老师所说:“家里穷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不能让孩子的心穷了。” 是的,“不能让孩子的心穷了”,关注流动儿童的方式有很多,安利(中国)选择了“从心开始”——帮助这些流动儿童摆脱自卑的心态、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把温暖的阳光投射到孩子们的心灵中,驱散那些自卑隔膜的阴霾。 阳光计划应运而生。
【希望,是阳光下的融融暖意】 邓老师带周游到学校新建的“阳光图书馆”,看到书架上全都是崭新的图书,周游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迫不及待地问:“这些书,我都能借吗?”邓老师告诉他,学校里和他一样经历的同学还很多,大家都非常关心他们,“学校图书室里这1万册图书和所有设施就是由安利公司捐赠的。”听到这些,邓老师发现周游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说了一句让邓老师几近落泪的话:“将来我也要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和周游一样,熊瑶所在的成都红花小学也建立了一所阳光图书馆,熊瑶像是小鱼跃进了大海,每次都是“第一个冲进图书馆的人”。读书,是妈妈用几把锁也关不住的梦。不过,更让熊瑶喜悦的是,安利公司的叔叔阿姨们还在学校成立了一个“家长加油站”,邀请了教育专家给爸爸妈妈们上课,告诉他们如何“欣赏自己的孩子”。一位家长代表高兴地说:“哎呀,现在的娃娃太难管了,现在好了,我知道以后不能随便骂孩子打孩子了,呵呵!”熊瑶的妈妈有精神病,不能参加亲子课程,但是看到同学们的家长都变了,熊瑶也很高兴,她说,如果自己以后当了妈妈,一定要做一个和孩子当朋友的好妈妈。 安利志愿者已与梦婷结了对子,她的生活和学业费用都得到了资助,再也不用把喜悦和哀愁寄托在文具盒里了。 “阳光图书馆”、“家长加油站”、“专家顾问团”……阳光计划的大家庭里,不断增添着新的项目和内容,现在“阳光小记者团”的活动也在各地热热闹闹地推进着。孩子们都以成为光荣的“阳光小记者”而自豪。 “我在班里是开心果,希望能为大家带去快乐!”小胖的自我介绍引得大家一阵欢笑,这是重庆渝中区解放小学的一次特殊的大队活动,22名学生从近千名报名的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光荣的安利阳光小记者。“我真的成为小记者了!以后长大了我还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小胖骄傲地说。 小胖的愿望很快实现了,2009年儿童节前夕,解放小学30多名小记者、学生代表走进重庆市綦江县的乡村,与60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交流联谊。了解了山里娃娃们的情况,小胖说:“农村小朋友放学后还要打猪草做农活,我们能在城市生活,有那么好的条件学习真的是很幸福了。”现在小胖们开始懂得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开阔眼界、重视亲情、学会感恩、奉献社会……在阳光计划的照耀下,这些未来的城市小主人,慢慢体会着这样的情感。 阳光的价值,并不在于多么耀眼,而在于温暖恒久。
 武汉“童眼看江城”流动儿童融合活动中,安利志愿者在教“阳光小记者”使用数码相机拍照。
 奥运冠军、纽崔莱代言人杨威来到熊瑶读书的成都红花学校,他鼓励孩子们自立自强。
 午休时,其他的同学都在吃食堂打来的饭菜,李梦婷吃的是老师买给她的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