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流动儿童京剧社团揭牌
6月10日丝丝细雨飘在武汉上空,可武汉市江岸区三眼桥小学却是一番热闹景象。在这所典型的随迁子女学校的操场上,穿着白色文化衫的小学生和安利青年志愿者们正忙碌地在地上铺着海绵垫;数十个身着京剧戏服的小演员们在后台吊着嗓子,举手抬足间别有韵味;红的脸,花的旦,混杂的唱腔间还夹杂着“你再这样我就去告诉老师!”这样幼稚的声音。
原来,这是由武汉市妇女联合会、武汉晚报与安利湖北分公司在三眼桥小学共同举办的“阳光下面共成长,安利与你同分享”——传承国粹京剧六•一票友会 。武汉市江岸区三眼桥小学现有学生884人,其中农民工随迁子女871人,占全校总人数的98%左右,是一所典型的随迁子女学校。为在“流动花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京剧进课堂活动,并成为全国京剧试点学校。但由于经费短缺、师源紧张,目前孩子们可以学到的京剧唱段有限,而且缺乏表演道具、服装和伴奏器材。为充分展现孩子们的才艺,总结他们过往在京剧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也为了让更多人关注京剧,关注这群爱京剧、学京剧的流动花朵们,湖北分公司特别筹备了此次汇演活动,邀请学校师生、家长及市民票友一起观赏。现场,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妇女联合会、武汉晚报和湖北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为武汉市流动儿童京剧社团揭牌,三眼桥小学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有了自己的京剧社团。
表演开始后,来自六年级(2)班的京剧小演员们的《说唱脸谱》一下子便将现场的小观众、大票友们的视线紧紧扣住;《苏三起解》《红灯记》《打龙袍》这些戏曲名段在孩子们充满稚气的口中演绎出了别样的韵味;由武汉晚报征集的京剧票友王女士也现场唱了一曲《杨门女将》选段,响亮的嗓音引得操场上掌声阵阵;武汉市京剧院的京剧演员们更为小朋友们带来了《红娘》《打虎上山》等经典选段。老师、学生、专业演员、业余爱好者齐上阵,让整个舞台姹紫嫣红,坐在海绵垫上的学生们热情的鼓掌和低低的和音更让现场气氛达到顶点。
湖北分公司也借着汇演的契机,为该校捐赠3万元的资金,用于充实学校京剧团的硬件设施,鼓励孩子们在京剧学习道路上越走越好。

湖北分公司为三眼桥小学捐款

学生上演《红灯记》

小朋友演绎《打龙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