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陵江四小 六•一班 汪牟谛 指导老师:李炳华
清明节到了,一向视我为“传人”的爷爷决定带我回老家祭祖。
清晨,妈妈驾驶着我家刚换的新轿车,载着我和爷爷奔驰在回家的路上。爷爷、妈妈兴高采烈,谈笑风生。我却嘀咕着:“回那个鸟都不拉屎的地方干什么?”不一会儿,我们便到了老家,我儿时的伙伴和爷爷的朋友都来迎接我们。妈妈将小车开进停车场。哇!停车场已分类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车:农用卡车、摩托车、小轿车……我不禁想:这里哪来这么多车吖?难道短短几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吗?
“热情好客”,是乡亲们的最大特点,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请我们去做客。最后,我和爷爷来到邻居张爷爷的家,张爷爷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农民科学家,他在村里带头搞起了庭院经济、观光农业,他的红心果猕猴桃远销至欧美。进餐时,爷爷望着满桌的山珍海味,感慨地对我说:“变化好快呀!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大多数人都是落难、逃荒到这里的,他们住着清一色的茅草棚,租种着地主的地,吃的……”爷爷哽咽道。
晚上,我和爷爷住进了张爷爷的客房。房间宽敞、明亮,虽然陈设并不复杂,但都是现代化产品: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饮水机、空调、宽大的席梦思床、豪华的两只单人沙发……我打开电脑在华联网上查了2010年上海即将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我不禁心潮起伏,我又看了我国近年来的辉煌成就:2008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神六”“神七”相继发射了……我更是感慨万千:我们的党多伟大,我们的人民多勤劳,我们的祖国多繁荣。
第二天早饭后,爷爷带着我来到先祖的碑前。我仔细阅读碑文:曾祖父,牟国祥,44年从重庆讨口来到牟家岭落户,耕种地主三亩薄地……
我再也读不下去了,原来我是“讨口子”的后代。可而今,爷爷的几个兄弟都在城里买了房和车,各自都有不错的事业,妈妈这一辈几姊妹都是有学问的人。
祭完祖,爷爷决定带我从水路返回家,我们依依不舍离开家乡,乘上船漫游在嘉陵江亭子口库区。江水原始、纯洁、怡静、美丽。昔日全县几代人期盼的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以前的枯滩、漩涡已不见踪迹,不久一座现代化的水电站即将竣工。日发电量将上亿千瓦,千吨巨轮都能自由航行,这会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呀!我们的船从兰渝铁路巨桥吓通过,汽车一声长鸣,似乎在向筑路工人问好。
下午,我们回到了家,妈妈满脸微笑地问我这次祭祖的收获,我发自肺腑地说:“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次祭祖让我学习更有动力了。”
我暗下决心:为了家乡的美丽、富饶,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一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