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媒——记一场志愿者的婚礼

5月23日,在粤北山区希望小学的操场上,熟悉的婚礼进行曲在山间谱写了一曲别样浪漫的旋律。通过安利公司“72小时”志愿服务行动而擦出爱情火花的安利志愿者董卫东和郝茵,回到了定情之地——阳山穗安双塘希望小学,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完成了自己的婚礼。
因爱结缘,是他们俩由衷的感慨。虽然相识已久,但让他们俩决定走到一起的契机,却是一次铭记于心的志愿服务经历。今年年初,安利公司组织策划了一个特别的公益项目——“72小时计划”。在这个志愿服务项目中,志愿者既是策划者,也是管理者。在规定的72小时内,志愿者们需要通过家访、座谈等形式深入当地调研,了解、发现、感受山区学校、儿童的需求,而后充分发挥动手能力,以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创意和爱心,带给受助学校和孩子一些改变、一些快乐。在第一站阳山,脱离开城市物质生活的喧嚣,大山里的72小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作为志愿者团队的成员,董卫东和郝茵同心协力带给了孩子们诸多的快乐和帮助,也由此发现了彼此内心的美丽和善良。
董卫东说,面对山区的孩子,郝茵没有丝毫嫌弃,悉心呵护备至,脏活累活都亲力亲为。让他很受感动。郝茵也说,作为志愿者队长的董卫东细致入微的照顾和对孩子们的殷殷爱心也让她觉得“就是他了”。于是,受邀而来的好友,终于变成了心目中的理想恋人。在72小时之后,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并决定“闪婚”。
然而在筹办婚礼的问题上,董卫东和郝茵的想法却与大多数人不同。从阳山归来,他们依然惦记着山里的孩子们。他们觉得,因为72小时的阳山之行,因为彼此共有的对山区儿童的爱心,才有了这份难得的缘分。既然是以爱为媒,因志愿服务而相知相守,那就应该要把爱的种子再播撒出去,唤起“大爱”。更何况在离开阳山的时候,山区朴实善良的孩子们舍不得志愿者哥哥姐姐们走,在半山腰等了很久,就是为了见志愿者们的车辆开过给他们送别。当时郝茵与孩子们相拥而泣,还约定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一定会再来看望他们。
于是他们俩一致决定在阳山举办一场特殊的婚礼,作为兑现诺言的契机。5月22日,在精心筹备了许久之后,带着对孩子们的浓浓爱心,这对志愿者夫妇自发组织了又一次的“72小时”志愿活动。两人在安利经销商中发起号召,约定了将近二十名志愿者同行,为山区的孩子们再次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
|

|
志愿者与孩子们快乐互动 |
|
志愿者购置了新的篮球架并动手安装 |

|
|

|
孩子们在享用皇后锅烹制的营养午餐 |
|
简单的婚礼同样是爱的见证 |
在这次活动中,除了婚礼,同行的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带来了用安利皇后锅精心制作的营养午餐,为孩子们更换了操场上早已破损的篮板,挨家挨户走访留守儿童的家庭并送上文具和鼓励,并为孩子们组织了一次内容丰富的融合互动。此外,志愿者们还把募集的图书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上,作为儿童节的礼物。
婚礼当天,孩子们为这对志愿者夫妇精心准备了一幅亲手绘制的画,送上了四十多颗纯真童心的浓浓祝福。简陋的希望小学操场上,盛装打扮的新婚夫妇不仅给参加婚礼的孩子们一个美丽的憧憬,也为自己的爱情故事写下了一页浪漫的乐章。虽然没有美酒佳肴,没有山珍海味,但在山区略显荒凉的土屋前拍摄的婚纱照对他们而言却是永久的纪念。董卫东夫妇说,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也希望能够带动起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山区现状,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把物质上的奢华节约下来,转化成帮助弱势群体的绵薄之力,并获得精神上的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