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思考 民族技艺课堂开课以后,支教老师开始慢慢地引导孩子们从课程中学会思考,而不是永远停留在“当饭吃”的状态。比如在古法造纸课程上,支教队员带领着孩子们从原材料的甄选、漂洗、采浆、抄纸等每个步骤都亲自体验和掌握,辅以一些哲理小故事,中启发孩子们对人生、对社会、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思考。
孩子们从古法造纸中领悟到,只有经受住层层考验、 千锤百炼的原料才能脱胎换骨成为完美的成品
在学习中,一些原本是孩子问老师的问题,支教队员也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去启发孩子。比如说支教队员问孩子们:“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我们为什么还要保留这样古老的造纸术?”
“高科技做不出宣纸!”
“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人的骄傲!”
“可以开发旅游(项目),可以赚钱!”
“不保留以后就没有人会(做)了!”
……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让支教队员会心的笑了,原来向孩子们宣传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其实并不难。

富有创意的孩子用花草和纸浆制作的“古法造纸画” |
孩子们将他们亲手制作的宣纸题词送给了志愿者 |
相关链接:
安利支教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课走进学校之一项转变
安利支教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课走进学校之一份喜爱
安利支教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课走进学校之一个心愿
安利支教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课走进学校之一点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