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辽宁:安利,就是彩虹!——东北大学支教团支持纪实

2010-8-10 10:08:30
安利,就是彩虹!
——东北大学支教团支持纪实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一生难忘的好事。”是第十一届支教团团员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一年的任期已经结束,他们也将踏上回程。这是单纯却又不平凡的一年。他们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支教工作中,他们为当地的孩子推开了一扇窗,点燃了一盏灯,让他们放眼看到外面的世界,为他们照亮前途的路。他们用短短的一年时间践行着当初许诺“志愿服务、甘于奉献”的誓言,用青春谱写着一曲西部教育华美的诗篇。

 

 西部支教成就志愿者青春梦想

路向边疆
   
  “辽宁支教亲友团”原定6月18日到达乌鲁木齐,因北京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遥而无期,从早8点被困机场,航班最终到目的地已是翌日凌晨2点。第二天学校将迎来考试,如不在当天到达,活动将无法进行,回访团立即启程,转乘大巴在国道上颠簸了近10小时,仍比原定时间迟到了6个小时。
   
  车子驶入县城,距目的地——布尔津高级中学越来越近,忽入眼帘的是一群可爱少数民族模样孩子簇拥下的5名家人和当地的领导,旅途的疲惫瞬间消失在他们的笑容中,再多的言语都不足以形容与久未谋面远方亲人见面的那份喜悦,再多的欢笑与拥抱也不足以表达对远在他乡亲人的那份思念。长途的跋涉使活动时间压缩得非常有限,用短短几个小时去感受支教团1年内的工作成果,眼睛、耳朵与心灵同样地应接不暇……


支教延续梦想
   
  支教团团员深入新疆1年,期间经历了暴乱、甲流、雪灾和地震谣言等事件,扰乱了这偏远小镇的宁静,他们比其他届的团员经历了更多的环境磨合,没有网络、没有短信,甚至与家乡的电话沟通也成为了一种奢侈,面对种种恶劣条件,他们都成功坚持了下来,并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他们有人放弃了爱情,有人放弃了毕业后的好工作,为了西部教育,为了祖国的未来毅然加入支教团,凭着志愿精神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支教团为西部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和爱心

织绿戈壁
   
  为了响应国家“绿化西部”的行动,团员们借鉴了安利公司的绿色文化,策划了与同学们一起绿化家乡的活动。他们带领500余名学生在县郊戈壁滩上植树上千颗,虽然寒风凛冽,却丝毫没有消弱师生们的热情,一齐动手完成。这些树不仅是绿化戈壁的使者,也是支教团员与布尔津孩子们之间友谊的象征,支教团的每个成员时刻都在用身体力行的行动为孩子们做出榜样,他们每个人都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志愿者的精神在边疆悄然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浓浓师生情
    通过教学和平日的交流,支教团已经与少数民族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下学期,知道老师的任期满了就会离开的,孩子们都异常敏感。一次紧张的考试后支教团5名团员竟然集体病倒,仍坚持工作,校领导命令他们休息1天。这一天学校的学生闹开了锅,他们以为老师已经回去了,焦急地不停询问。当得知老师病了,放学后他们三三俩俩,出现在了支教团的宿舍门口,有的拿着水果,有的拿着干粮,喃喃的念着“老师不要走。”5个顶天立地的小伙子无一例外地哭出了声音。

 

 有支教生的地方就是彩虹补习班

织绿戈壁
   
  为了响应国家“绿化西部”的行动,团员们借鉴了安利公司的绿色文化,策划了与同学们一起绿化家乡的活动。他们带领500余名学生在县郊戈壁滩上植树上千颗,虽然寒风凛冽,却丝毫没有削弱师生们的热情,一齐动手完成。这些树不仅是绿化戈壁的使者,也是支教团员与布尔津孩子们之间友谊的象征,支教团的每个成员时刻都在用身体力行的行动为孩子们做出榜样,他们每个人都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志愿者的精神在边疆悄然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浓浓师生情
   
  通过教学和平日的交流,支教团已经与少数民族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下学期,得知老师的任期满了就会离开,孩子们都异常敏感。一次紧张的考试后支教团5名团员竟然集体病倒,仍坚持工作,校领导命令他们休息1天。这一天学校的学生闹开了锅,他们以为老师已经回去了,焦急地不停询问。当得知老师病了,放学后他们三三俩俩,出现在了支教团的宿舍门口,有的拿着水果,有的拿着干粮,喃喃的念着“老师不要走。”5个顶天立地的小伙子无一例外地哭出了声音。

彩虹超市——放飞爱心
   
  虽已是炎热酷夏,但布尔津高级中学教学楼大厅仍是人头攒动热闹异常,是“东北大学——安利彩虹超市”即将开张了。孩子们翘首以盼,兴高采烈地拥在超市门口,也有几个孩子探头探脑地观察着里面的摆置,计划着过一会要进去置办点什么。回访团与校领导为超市举办了一个简朴的剪彩仪式。从此布尔津县1500余名学生就可以通过“爱心票”的形式,在超市内选购学习及必要的生活日用品了。

 

安利彩虹超市开张了


“洗发水带回家给爸妈用”
   
  亚楠,是第一批拿到“爱心票”的学生之一,她学习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在超市里转来转去的她,先是选了些漂亮的文具,但又放下了,最后用“爱心票”换了一瓶闻起来香香的洗发水,她说“这个要带回家给爸妈用”。原来平日里父母心疼她,什么都留给她。“爱心票”让她第一次用自己成绩换来的礼物回报父母的爱。
彩虹补习班——“爱之船”启程
   
  如果把彩虹补习班比成一艘满载爱的小船,那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刻苦好学的精神就是这只船的船桨,“爱之船”前进的动力就来源于支教团与他们共同的感恩与感动。布尔津的孩子聪明可爱,勤奋好学,但由于身处边疆及语言沟通问题,这些少数民族孩子与外界交流甚少,对外面的世界几乎没有认知,他们多数家境贫困、自卑、厌学,对未来非常迷茫。支教团的团员们针对孩子们的特点,与校领导多次沟通,每天他们除了补课外,还找每个学生谈心,帮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扰。支教生最开心的就是看到西部的孩子真实的变化。

 

 第一批拿到爱心票的同学


  支教团5名成员,利用课余约2000个小时的时间,先后有150余名同学从中受益,提高了成绩的同时也放开了心灵。“爱的小船”已经起航,载着支教团与每个少数民族学生的希望,向终点驶进。


播散志愿精神
   
  超市运营,需要勤工俭学的学生,一名哈萨克男孩非常坚定地不需要补助,他说:“我要跟老师一样,也当志愿者”。团员们教给他什么是志愿者精神,鼓励他好好学习,用现代知识改变命运,改变生活,为他人服务。最终超市雇佣了包括他在内的8名勤工助学的学生,每月工作5个小时,并给予一定的补助,即能帮助他们解决经济问题,又能让他们得到锻炼。
   
  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彩虹超市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服务的岗位,这样既能得到工作锻炼,还可以让学生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懂得珍惜与感恩”。

西部教育新元素
   
  校德育主任刘玉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年来东北大学每年委派研究生支教团前来我校帮教,满腔热情的研究生们不仅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给学校带来了最新的信息开阔了师生的视野,与此同时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爱的赞歌通过设立奖学金、贫困生资助金等多种渠道的捐助,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年轻人前来我校支教,为我县教育注入新元素。”


“安利?就是彩虹”
   
   回访团记者在超市门口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少数民族姑娘,采访中得知她曾经得到过支教生通过网络为贫困孩子募捐的衣物,是一件漂亮的毛衣。记者问她对支教老师印象时,她说:“他们很帅,是这的明星,还是所有男生的偶像呢!”记者接着问她知道安利吗?她愣了一下,随即开心地说:“ 知道!安利就是彩虹嘛!”

 

 支教生最快乐的事就是与孩子们在一起


相关阅读:


十年支教,志愿者谱写“心”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