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今年“国际儿童日”前夕,海南省希望学校的孩子们收到份贴心的“节日礼物”——安利海南志愿者捐助的“爱心双架床”、“爱心课桌椅”、“爱心文具”、“爱心图书”,这让他们兴奋不已。

爱心无国界,巴基斯坦留学生呼吁更多人关注孩子们
海南省希望学校位于海口市文联路,创办于2000年,是海南省为数不多的专门招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公办学校,这里学生的父母不仅来自海南本地,还有来自河南、贵州、湖南等地的外省务工农民。 由于维修经费不足,学样的办学条件很差,大部分的门窗已破损,教室墙面的漆大片大片剥落。在学生宿舍里,看不到“床”。孩子们在宿舍的水泥地板铺上草席,垫个枕头,盖张被子入睡了。语音室、实验室等等“先进”的教学设施是可望而不及的梦。虽然学习的环境比不上城里的孩子,但她们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秀。有些孩子在海南省小学毕业考试中取得全A的成绩,被海南中学(海南省最优秀的中学)录取,然而受限于经济条件,她们只能继续留在希望学校读初中。

志愿者给孩子们送新课桌椅
这里孩子们的点点滴滴深深打动海南的志愿者,牵动他们的心。11月7日上午,志愿者把“爱心双架床”送进学校宿舍。孩子们可开心了。迫不急待的“认领”床位,把草席铺在那一张张崭新的木床上,尽情躺着、睡着、笑着,心灵手巧的女孩子还向志愿者回赠亲手折的千纸鹤、星星……感谢安利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有位志愿者感叹:“他们太需要人们的关爱了,点滴的关爱都能在他们心中播洒爱与希望的种子。”

志愿者发送爱心图书
笔记本、文具盒、画笔、图画书、字典……城市孩子眼里不起眼的东西,在“民工子弟”心里成了“宝贝”。当志愿者给孩子们分发这些东西时候,他们如获“珍宝”,每一件都爱不释手。莫思思,今年8岁,学校二年级学生。“图画笔”在她眼中是“奢侈品”,上美术课的时候只能向同学东借西凑。现在,莫思思终于拥有图画笔、文具盒了,她兴奋得要跟这些“小宝贝”合影留念……一片欢声笑语中,孩子们与安利志愿者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总感觉做得还不够,于是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当天,他们再次来到海南省希望学校,为孩子们送来爱心课桌椅,给他们过一个难忘的节日。在学校的空地上,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大家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成语接龙游戏,规定时间里接不上的志愿者或同学就得给大伙表演节目。虽然游戏简单,但每个人都玩得很开心。

简单的游戏,孩子们也玩得很开心
志愿者中,孩子们发现几张“特别的面孔”,他们是在海口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今天,他们也跟随安利志愿者来到孩子们中间。由于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不同肤色的外国朋友,孩子们感觉非常新奇。与巴基斯坦哥哥姐姐握握手、亲亲脸颊、合影留念……朴实中显露出天真与可爱。孩子们这么喜欢合影,有位志愿者叔叔问起为什么。他们说非常喜欢照相,但学校、家里都没有相机,而“大头贴”至少要10块钱一次,太贵了!
孩子们目光中的渴望,既让人心酸又叫人心疼。志愿者想出个点子:动手在“爱心手牵手”旗帜上剪一个个圆圈,孩子们透过圈圈露出他们的小脑袋,拍下难忘的瞬间!那天气温是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志愿者担心孩子们冻着了,让大家在教室里等待次序拍照。然而,孩子们都顾不上严寒,怀着极度兴奋的心情在室外排队。
 镜头前端, 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尽情盛开、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