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个‘敬’咯,是国庆的‘庆’。”2月7日中午,坐在海口市五指山路一家酒店的餐桌旁,98岁高龄的冯庆甫阿婆用海南话告诉志愿者的她的名字。与冯阿婆一道受邀吃年夜饭的客人,还有孤寡老人、五保户、城市贫困家庭成员、特殊儿童及进城务工特困人员子女,年龄最大的98岁,最小的才4岁,总共150多人。这次“让爱动起来,新春团年宴”活动由共青团海南省委、海南省红十字会主办,活动得到了海南分公司的鼎力赞助。

有志愿者陪聊天,老人们笑容满面
孤寡老人陈阿婆,祖籍广东梅县,1950年,海南岛解放不久,她追随新婚的丈夫来到海口。如今,丈夫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也没有子女,身边没有亲人,陪伴她的只有一间狭小的屋子、一张木床、一张长和几件破旧的衣裳。老人今年整好83岁了,但身体还硬朗,只是腿脚不太好使。她一直以捡破烂,卖垃圾来维持孤单的生活。这天中午,海南志愿者围在陈阿婆身边,陪她说话、给她夹菜。“现在的年轻人真懂事,很尊老爱幼,我真是高兴!”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从老人的话语中,志愿者体会到一个孤寡老人的痛苦,一个孤寡老人的孤单,他需要大家的关心与呵护。陈阿婆也把志愿者当成亲人,给大家讲述她的过去,时而回想起孤单的生活而低头叹息;时而看着志愿者而笑容满面。
当天恰好是孤寡老人梁阿公的70岁大寿。资深营销伙伴薛大姐给老人送上一盘“寿桃”,祝他“长命百岁,福如东海!” 梁阿公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老人说,自小没有亲人,也没有子女,记忆里这是第一次“过生日”,幸福的泪水在他眼睛里打转。孤寡老人最怕的就是寂寞,志愿者的诚挚与热情温暖老人那颗孤独的心。

志愿者给孤寡老人祝寿
参加这次团年宴的老人岁数在65岁以上,往返活动地点只能乘坐公车或者“打的”。许多老人知道这个活动都非常开心,但考虑年纪大了,出门不容易,开始都想放弃参加活动。海南志愿者了解老人们的难处,自发成立了 “安利志愿者爱心车队”负责接送。
当倡议发出后,立即有10辆车的志愿者车主加入。他们通过自主推荐、民主评选成立了“临时车队委员会”,制定活动当天的接送方案,包括接送路线、批次、人数等等。由于老人们的居所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即便志愿者们原先制定非常周全的方案,但活动当天还是出现许多小插曲,考验大伙“志愿服务的精神”。

“安利志愿者爱心车队”接送参加活动的老人
有位志愿者到五保户李阿公家附近,发现老人家门口的巷子狭窄,车子没有办法进入。而李阿公腿脚行动不便,平常出门都得拄拐杖走路,这样花在走路上时间至少30分钟。为不耽误接下一位老人的时间,这位志愿者背着李阿公步行穿过巷子。李阿公好几次要求,“年轻人,你们的好心我领了,活动我就不去了”。志愿者回答,“阿公,您一年到头也就参加这么一次聚会,无论如何都要到场”。老人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孤寡老人林阿婆生平第一次乘坐汽车。当车子一发动的时候,老人觉得“难受”,有“晕车”反应。老人盼望这次“出门”机会很长时间了,本人也愿意忍受“晕车”反应前往活动现场。为达成老人家心愿,同时又不让她感觉“难受”,负责接送的志愿者车主相当体贴,不但车速放得缓慢,而且还走走停停。虽然抵达现场的时间有点晚了,但是林阿婆很开心,多年来她终于能出门参加活动了。 在各方人士共同努力下,这次活动圆满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