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金光照,万紫千红大地明。人老不失戎马志,余热生辉耀九重。”2010年10月12日,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安利濮阳分公司和濮阳日报社联合组织开展了“探访百岁老人长寿之谜”主题活动。通过慰问百岁老人,表达安利志愿者浓浓的敬老情。
心胸豁达是长寿秘诀之一
当天,安利志愿者和濮阳日报社领导、随行记者一行来到家里探访百岁老人。百岁老人段秀芝因为天气转凉上呼吸道感染,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地输液,我们没有太多的惊动老人。据其儿子刘功运介绍自己的老母亲生活习惯比较的有规律,性情开朗豁达,从来不与人记仇。年轻的时候勤劳、节俭、与世无争。抚养其姊妹5个长大成人,现在已是五世同堂。祝愿老人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勤劳,可以让人长寿
今年102岁的张吉玲老人视力不太好但耳不聋,听到我们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志愿者贾兆梅搀扶着老人虚寒问暖。老人思维很敏捷,提起曾经艰苦的生活经历,老人是记忆犹新,讲到动情处声声感谢“毛主席”。老人年轻的时候很要强,是村里的妇女队长,一辈子不丢农活,100岁时还剥玉米、摘花生。听说要照相老人讲到:“哟,还给照相哩,让我梳梳头。”拿起梳子梳头绑辫子,动作娴熟而细致,这也许是当地最时尚的“马尾巴”辫子了。“咔嚓!”安利志愿者和老人灿烂的笑容定格在幸福的瞬间,浓浓情意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张吉玲老人人生经历折射出长寿的秘诀——“勤劳”,勤劳可以改天换地,勤劳可以创造幸福,更可以让人长命百岁。
“好人都长寿”
今年104岁的张九芝老人身体特别的硬朗,虽然身材瘦小,但三寸金莲的小脚走起路来却很稳健。老人最喜欢穿红色衣服,一身福底对襟红色薄棉袄显得面色红润、干净硬朗。老人家平时注重锻炼,没事就伸伸胳膊、伸伸腿,时常拄着拐棍在院里转悠。年轻时曾经做过卫生员,对于养生常识特别在意,每天坚持泡脚,让其儿子给她按摩穴位。老人为人亲善,邻里之间从未吵过架,绊过嘴。老人的针线活也做得特别好,老人炫耀说:“以前村里小孩的棉衣图样都是找我剪。”看到老人豁达开朗的性格,与人为善的处事态度,我们都深受鼓舞。志愿者刘志安凑到老人的耳旁说:“我们都来沾沾您的福气哩!”老人说:“现在生活这么好,好人都长寿。”
幽默风趣让人“返老还童”
“你们都来了,我拜拜你们”今年106岁的老人靳华然看到我们的到来双手合十高兴的说。靳华然老人是此次探访年龄最长的老人。安利志愿者刘志安夫妇赶紧上前紧紧拉住老人的手,凑到老人的耳朵旁问道“老奶奶,您属啥的,今年高寿啊!”,老人用双手比划道:“俺属那个可大个龙”。引得满屋子的人哈哈大笑。听老人的外孙女讲老人非常的爱干净、爱美。平常3天洗一次澡,每天自己照镜子梳头。看到记者要拍照,老人忙说:“等会儿,我要打扮打扮”。刘主任给老奶奶仔细地梳理头发,看到老人又长出了黑发,在场的人十分惊讶,老人自豪地说:“我又长出新牙了”,让在场人感到对于生命的敬畏。老人幽默风趣的解释惹得全场人大笑不止:“又长黑头发,又长新牙,那不成精了。”老人最爱照相,摆着Pose笑开了花儿,“返老还童”在老人身上真正体现出来。
浓浓安利情,拳拳敬老谊
“老人节”前夕通过探访和慰问百岁老人,让老人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关心,他们并不孤单。“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我们的财富,每个人都要用感恩的心,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活动过后,安利志愿者抒发了他们的感言: 安利志愿者刘志安:今天看到四位老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豁达的性格,对我触动很大,相比她们我们现在的困难、压力又算的上什么,她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安利志愿者贾兆梅:百善孝为先,老人们的子女都非常的孝顺,今天我们沾到了福气,受到了教育,我们都有父母、我们都有老的一天,真希望每个人都去关注老人、关心老人,做敬老、爱老的模范。
探访百岁老人小档案: 百岁老人一:段秀芝 女 1910年01月生 今年100岁 百岁老人二:张吉玲 女 1908年01月生 今年102岁 百岁老人三:张九芝 女 1906年11月生 今年104岁 百岁老人四:靳花然 女 1904年04月生 今年10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