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校园招聘在11月才拉开序幕,今年国庆长假刚过,名牌院校大礼堂的校园宣讲会就已经排满了日程。10月15日晚,某跨国公司在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召开“管理培训生”校园招聘会,就此拉开了其2010年校园招聘活动的序幕。 据主办方透露,早在活动前,他们就已经收到超过1万份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的自荐信,然而最终可能只有20人能“留下来”。“能留下来的学生一两年后就是部门的项目负责人,并有可能成为更高层次的领导者……如此大的诱惑力,确实难以抵挡。”招聘会上,一位学生应聘者如是说。
企业“求才若渴”提前招聘
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上升趋势,国庆后,校园招聘如火如荼地展开。本周,陶氏化学、翰威特、安利(中国)、凯德中国等公司赴中大、华工等名校招聘,引起了应届毕业生的广泛关注。10月20-30日,凯德中国将在全国连续召开9场校园宣讲会。安利公司目前已向26所全国重点高校专业排名前列的大学发布校园招聘信息,据透露,其人力资源高层还将前往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6所高校开展校园宣讲,并计划用三个多月时间,在全国各高校招聘20名管理培训生。 近日,某人力资源调查机构公布了2009年“中国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名单,对这100家典范企业的调查显示,去年,只有42家企业实施了校园招聘,今年则“激增”到90家,共计招收34670人。
培养通才,应届生更适合
“所有的管理培训生都是从应届毕业生中录取,正因为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更容易接受和认同公司文化,这些刚踏入社会的新人,思维也更为开拓、跳跃,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本月15日的招聘会上,安利大中华人力资源副总裁张玉珠对应届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从企业招聘心态来看,张玉珠坦言目前人才市场上“有经验者”似乎更为吃香:“像我们公司,每个月的空缺岗位约有300多个,最少也是280个,都是一些前线岗位,如领货员、收银员、营养师等;另外还包括会计、IT人员、特技人员。在这种情况下,70%的企业都会更喜欢有经验的‘专才’。” 张玉珠介绍,与“专才”有区别的是,管理培训生是作为“通才”来培养的。“管理培训生,有为期长达一年的轮岗培训,主要包括:系统全面的培训、深入业务的跨部门轮岗、充满挑战的项目任务、个性化的测评和指导、资深管理人担任职业发展导师等。一年后,这些人就是部门的主管了。”她说。
万里挑一,毕业生压力不少
15日晚,在中山大学宣讲会现场,记者看到,尽管录取范围有所缩窄,但招聘仍是激烈非常。“所有应聘者将经历能力测试、国际认可的英语测试(博思考试)以及测评中心等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筛选流程,从中挑出40位候选人进入管理精英训练营进行为期4天的训练,最终淘汰20人,选出20人进入公司……不但要有领导风格,还要有干劲,有创意……简直就是万中挑一!”招聘会上,一位中大学生在详细“参读”了主办方的应聘流程后不禁“倒吸一口气”。 今年22岁的吴钊君是法学大四的一名学生,她告诉记者她最想当的是检察官,司法考试已经考过了,公务员考试在复习之中,听同学说企业举行宣讲会,就跟同学一起来了,“毕竟也是一次机会。”她说。“很多同学都已经找到了工作,我也不能落后。”像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吴钊君显得比较乐观,“有压力,也有动力。” “现代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来自于优越的家庭环境,内心较脆弱,喜欢自由,只关注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对于学生们的热情,张玉珠这样评价。她建议,年轻人应该变得坚强一些,加强团队合作,敢于承担压力:“当代的大学生不应该太重视他们的第一个offer起薪多少,而应关注以后自己能赚多少。”
来源《羊城晚报(2009年10月23日) 记者/陈学敏、魏琳、吴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