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庞大的求职队伍相比,当前好的工作机会相对稀缺,大学生们纷纷利用实习的契机,为自己创造留在实习单位工作的机会。施静、申丽华、李斌是在“南宁市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安利广西分公司实习的3位大学生,他们利用了这个平台,激发个人潜能,完成了从实习生、见习员工到正式员工的蜕变。
施静 自主学习并勇担重任 施静是通过共青团南宁市委推荐到安利公司实习的第一位实习生。在公司工作9个多月来,她深受公司开放自由的工作氛围影响,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她还主动承担一些项目策划。近期公司计划推出一个“80后冬令营”活动。在领导寻找项目小组长的人选时,施静主动请缨,并当场获得领导的同意。一个职场新人竟能承担如此重要的工作,这让她感觉压力不小,但也动力十足。 在策划过程中,项目方案修改了一遍又一遍,还是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我自己都通不过的东西,一定不能直接上交。”施静决定召集组员进行“头脑风暴”。在施静的坚持下,制作出的2套活动方案终于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在工作过程中,施静有所领悟——不言放弃固然重要,但创新观念的产生需要有知识的支持和经验的积累。在实习期间,她和老同事一起认真学习公司的内部发文、业务政策、产品知识,并多次在业务知识考试中取得不俗的成绩。成为正式员工后,她通过公司专门的E-learning电子学习平台,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专业知识,而且在英语技能、商务礼仪、计算机、领导力提升等方面学习充电,全面完善个人能力。“大学时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我在工作中受益匪浅。自由开放的工作氛围更是促使我主动学习,以提高自己。”施静总结道。
申丽华 不断改变和挑战自己 申丽华大学毕业前曾在“安利阳光育苗公益讲座”上投递简历,进入了安利广西分公司实习,工作岗位是业务助理。 对一个职场新人来说,实际工作与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在校时,申丽华自我感觉还不错,至少学习能力不差,交际关系也不错,但进入职场后她才觉得一切都不简单。最初她连该用什么口吻与顾客沟通都不清楚。刚开始工作的几个月内,她一直处在适应期。当时,公司领导的话给她很大启发:如果适当的改变可以让自己适应、发展甚至成长,为何不做出改变? 申丽华开始主动学习如何融入团队,改变学生时代思考问题的模式。 不久后,申丽华的机会来了,公司让她尝试不同类型会议的主持。刚接到任务时,申丽华忐忑不安,毕竟她不是主持专业科班出身。但在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鼓励下,她从主持一个50多人的会议开始挑战自己。申丽华为“处女秀”做了很多准备,但主持会议时她还是把讲师的头衔念错了。不过,领导非但没有责怪她,反而鼓励她,这让她非常内疚,同时她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的含义。 有了第一次主持的经验, 申丽华从容了许多。此后,她陆续主持了大型晚会、互动型讲座等会议,获得了同事的信任和领导的肯定。申丽华认为,既然公司给她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她就应该抛开顾虑迎难而上,“迎接每一个新的任务和挑战,然后尽情地享受成长的过程”。
李斌 寻找发挥自我的平台 去年8月,刚大学毕业的李斌通过5次面试,终于进入安利广西分公司南宁店铺做仓务助理。“如今找工作不容易,这是一个就业的好机会,我必须好好珍惜。”李斌说道。原来他学的是设计专业,与实际工作并不对口,对他来说调整好心态非常重要。 在工作中,李斌努力寻找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他用勤劳、热情、耐心和智慧赢得了顾客的赞叹。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还主动支援业务部、人力资源部等各部门举行的活动,为将来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积累经验。 2009年的公司团拜会上,刚入职的李斌主动请缨,运用专业设计知识制作了一个温馨感人的影片,记录了公司员工的成长历程。当影片在团拜会上播放时,许多员工和家属都为之动容。这个热心的小伙子抓住了展示自己的才能的机会,也抓住了提升自己的机会。在今年公司推出的内部职位应聘中,李斌应聘了市场服务助理的职位,希望寻求职业上更大的发展。他的成长过程验证了一个职场箴言:一个职场人士纵然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如果没有积极正确的心态,不一定能受到重用和赏识,只有把握每一次机会,积极主动工作,才会有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