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河南:“感谢‘妈妈’送我上大学!”

2010-9-29 11:55:10

一个求助电话勾起的母爱,让她们结下4年母女情——

“感谢‘妈妈’送我上大学!”

  安利志愿者陈淑君从2006年起就开始资助家境困难的洛阳女孩郑银茹,直至其考上大学。今年9月,当获悉郑银茹因付不起学费而要放弃学业时,她再一次资助4000元学费并带着她来到学校报到。她所在的安利焦作分公司和洛阳分公司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也一同为这个女孩送上了助学金和一份关爱。

一次偶然的邂逅,一段缠绵不绝的母女情


  四年前的她,是一个优雅从容、生活优逸,安享退休闲适的女人,同时,她也是安利志愿者;四年前的她,是一个衣衫褴褛、生活贫苦,辍学打工补贴家用的女孩,同时,她只有十四岁。


  世界上的机缘,大多都源于不经意的触动,她和她的相遇也属如此。在四年前一次安利公司组织的公益扶贫活动中,陈淑君随其他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一起来到栾川县进行扶贫和捐助活动,中午她们在当地一家小餐馆就餐时遇见了她——家住栾川秋扒乡一个小山村的女孩郑银茹。


  当时的郑银茹只有十四岁,皮肤黝黑,衣衫破旧,一双稚气的眼睛随时关注着店里顾客的需要。她的身体在角落里显得格外瘦弱,举止言谈却被生活和工作磨炼得像一个娴熟老道的服务员。眼前的景象让陈淑君恍然想起自己看过的一本书——《雾都孤儿》,而这个瘦瘦小小的女孩正像极了奥利弗,书中那个生活困苦、乐观懂事的主人公。一刹那的心灵悸动,让陈淑君突然萌生出一种无比的亲切和同情。


  于是,她向店老板了解了小银茹的一些情况:她家住秋扒乡鸭石村,奶奶双目失明,病卧在床,妈妈是精神病患者,全家的劳动力只有务农的父亲一个人。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和供弟弟上学,她便出来打工,所挣到的每一分钱都悉数拿回家里,从不曾为自己买一点零食、一件衣服。听着听着,陈淑君的眼睛湿润了,这是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孩子啊,怎会有如此的辛苦和懂事?一种怜爱之情油然而生,陈淑君觉得自己也许能做些什么让这个孩子的人生带来些许不同。她拿起纸和笔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交到小银茹手里,并告诉她:“如果以后有什么困难记得要告诉我,阿姨一定会帮你的!”。就这样,一次偶然的相遇,一个温暖的承诺,从此掀起了这个连绵不断、爱意盎然的故事的序幕……


以爱的名义,叫你一声“妈妈”


  那个电话至今陈淑君都记忆犹新,当她听到那怯生生而又稚气的声音时,她就知道自己将开始履行一直以来回荡在内心中的承诺。小银茹本来也没想要打那个电话,可她的世界太小了,在这小山村之外的世界她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所以,她在将要放弃希望的最后一刻,拿出了那张珍藏已久的纸片,她知道这上面还有一星半点与外界的联系,哪怕只是作为最后的尝试,她拨通了陈淑君的电话……


  “阿姨,还记得我吗?我是郑银茹……”


  “记得,记得,孩子,你还好吗?” 陈淑君急切地回答,她热情的回应让小银茹突然觉得有种被惦记 、被关心的感觉,也有一种温馨想哭的冲动。小银茹哽咽地对陈淑君说道:“阿姨,您能帮我介绍一份工作吗?我很想上学,可是爸爸还没有为我和弟弟攒够学费……”,她的声音听起来很小,仿佛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好像随时都会消逝在遥远的天边。“没问题,孩子,还差多少钱,阿姨给你想办法……”。此时此刻,陈淑君的心已经跨越重山紧紧牵住孩子伸出的小手不愿再松开……


  从此,陈淑君开始用一个母亲点点滴滴的爱给小银茹带去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的丈夫也理解并支持妻子所做的这一切,积极投入进来和她一起承担起这份崇高的爱,他们的儿子也主动对她说“妈妈,以后给我的零花钱给妹妹花吧”。看到这些,陈淑君更加欣慰,也更加坚定了资助小银茹上学的决心。


  那一年的夏天很热,她迎着滚滚热浪,为小银茹送去营养品和生活费;那一年的冬天很冷,她冒着深山严寒,为小银茹送去御寒用的衣物。


  四年来,陈淑君自己都记不清往小银茹家跑了多少趟,每次一来一回都需要两天的时间,而两天,都是奔波在崎岖危险的山路上。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慢慢升华着陈淑君和小银茹之间的亲情。终于有一天,就在陈淑君探望过银茹准备离去的那一刻,小银茹在身后怯怯地叫了声:“妈妈……”。陈淑君喜悦地回头,看着眼前这个瘦瘦小小的“女儿”,高兴地回答“哎!好孩子,妈妈走了!”。小银茹眼里充满了泪水,对着陈淑君深深的鞠了一躬,说:“妈妈,您辛苦了……”。陈淑君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涌滚而出,她走上前去抱着自己的“女儿”,让母爱喷涌而出化作一阵阵温暖流淌在两个人的心间……


让爱继续,缔造一个美丽的传奇


  四年前的偶然相遇,四年中的不舍不弃,四年里崎岖山路上的来来去去,伴随着四年风雨,四年努力,注定这将是一个不平凡的故事。爱,还在继续……。


  2010年的7月,又是无数莘莘学子追逐梦想的终点和起点,而郑银茹在此时却悲喜交加,愁眉不展。虽然她不负厚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河南理工大学商务英语系,但4000元的学费却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摆在面前。4000元,对自己家来讲仿佛是一个天文数字,家里所有的资产加起来还不足1000元,而陈淑君妈妈四年来资助自己已经花费了太多,不能再让她操心。想着这些,郑银茹陷入了沉思。最终,她决定放弃上学出去打工,一方面可以贴补家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回报这几年来“妈妈”的关爱。


  当她把自己的决定告诉陈淑君后,得到的却是“妈妈”的严厉“批评”。第二天陈淑君就带着大学用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来到银茹家,并告诉她要继续资助前期大学学费直到她申请完助学贷款。在“妈妈”的劝说下,银茹终于收回自己的决定,并暗暗下决心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妈妈”,并勤工俭学减轻妈妈的负担。此时此刻,她感到自己就像童话中的灰姑娘,将要从梦中走向现实,而“妈妈”就是那个实现她梦想的仙女。


  9月11日,是郑银茹开学的日子,陈淑君亲自送她来到学校。安利洛阳分公司和焦作分公司在得知此消息后也在这一天积极行动起来,为其送上助学金和学习用品,并带领她们来到学校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入学后的后顾之忧。一场人间大爱,在洛阳和焦作之间温情传递着,用一种不泯的爱和关怀去缔造一个属于小银茹的传奇。


  那一天,在所有人都准备离开的时候,小银茹在车窗外一路小跑跟着车子使劲地挥着手,眼里浸满了泪水,是对妈妈的万般不舍。她不顾周围其他学生惊异的眼神,一边跑一边对着车窗大声的喊:“妈妈……,妈妈,谢谢你!妈妈,您路上小心,妈妈……!”。



亲如母女的陈淑君和郑银茹



焦作分公司为银茹送上学习和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