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350亩“安利碳汇林”扎根阿拉善

2010-5-12 13:55:17
350亩“安利碳汇林”扎根阿拉善

 

取水浇灌树苗

   4月10-12日,公司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在阿拉善盟共同组织发起“沙漠碳汇林种植行动”。安利(中国)总部及北京、广州、贵州、重庆等分公司的30多名员工志愿者,前往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边缘植绿,在治沙前线留下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切实行动。此次行动,公司向中国绿化基金会捐款40万元,规划在阿拉善盟种植350亩防风碳汇林,以中和企业及个人的“碳排量”。

  此次沙漠地区实地考察,源于安利Greenway(绿色安利)小组网上植树大赛的创意。赛以公司内部网站为平台,采取互动游戏的方式进行,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员工计算自己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了解自己的生活需求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最终通过比较各职能部门的“绿化率”,选拔出近30位环保积极分子参与“沙漠碳汇林种植行动”。

  活动中,这些环保积极分子除在2天内完成100株治沙林的种植外,还要穿越60公里的沙漠地带,体验和记录沙漠地区的生态状况;并与当地政府、民间环保组织、NGO组织、森林碳汇专家进行交流,了解阿拉善生态治理现状,探讨企业参与沙漠治理和环保公益活动的途径及方式。

  在植树活动前一天,气温骤降至零下一度。位于巴彦浩特镇外30公里的绿化基地更是寒风凛冽、黄沙飘舞。原本松软的沙地经过一晚上的寒风侵袭,变得异常坚硬,常常需要努力几次才能将刨开一个小小的沙坑,汲水处更是远在几百米外,需要下到一个沙漠中的小水塘边俯身取水。种种困难没有阻挡Greenway志愿者的热情,经过努力,每名成员种下了属于自己的3棵树。

  阿拉善地区是中国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属于荒漠化强烈发展地区,荒漠化面积占全盟总面积的82.3%,并以每年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蔓延,是防风固沙、保护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的重要屏障,其对防治京津地区沙尘暴、减少土地沙漠化有重要作用,也是国家林业局“十亿绿树碳汇计划”推荐的植树地点。据估算,从此计划种植的350亩林地每年可以吸收固定210—350吨二氧化碳,对改善当地生态状况、减少土地沙漠化有重要意义。


相关阅读:


一次全方位的“绿色训练营”

  这次活动对于公司环保积极分子来说是一次全方位的“绿色训练营”:他们深入沙漠腹地,体验戈壁、沙漠等地貌,了解沙漠地区的生态状况,亲身感受保护环境、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意义;通过现场培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林科院教授王兵先生从哥本哈根会议谈起,系统地介绍了气候变化的成因及森林碳汇的重要意义,诠释了气候变化、森林和人类的关系;NGO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分享了企业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经验,当地环保人士介绍阿拉善的生态状况以及当地保护环境的努力;通过实地种植碳汇林,亲身体验沙漠地区生态治理工作的艰苦,以及生态林地对于固碳、防风固沙的重要意义。

参与者说:


胡静:看到一颗颗小树苗在寒风中挺拔屹立的模样,我心中默默祝福,希望我们的碳汇林能够欣欣向荣的生长,为这片荒芜的土地奉献一片绿色。

陈洁:这次“阿拉善沙漠绿化行动”不仅让我亲临沙漠植树,了解“碳汇林”的意义,深刻体会到人们的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要真正做一个环保的人不是植一棵树就能实现的,更加需要我们从每一点每一滴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来为我们的家园多植一棵树、节约用水用电、保持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

项莉:我们美丽的草原正在被无情的吞没,草原在呻吟,牛羊在哭泣,只有亲见亲历,你才会如此深刻的了解土地沙漠化对地球带来的伤害。3天的行程不算太长,却一次又一次的给我震撼与感动。希望所有人一起努力,保护土地,保护水源,保护我们的未来。我相信,只要有心,就会有绿色。

陈凡:当我置身在这片沙海之中时,心灵被震撼了。在来之前,我无数次的想象着沙漠的景象是如何的壮美,然而,当我正真的站在这片土地时,我却沉默了。巨大的温差,漫天的风沙,满眼的荒芜,在我亲眼看见、亲身感受后,更加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薄浅:看着沙漠中一个个为了植树而穿梭忙碌的身影,很是感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可倘若每个人都可以身体力行的话,那么沙漠化这个名词会不会有朝一日从我们的字典里消失呢?阿拉善,我们一定还会回来看你的!

名词解释:碳汇

将“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称之为“碳汇”。森林碳汇是指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

 

相关链接:


图片看环保:走进治沙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