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一份报告摆在了美国安利创办人之一理查·狄维士先生的办公桌上。郑李锦芬力荐美国总部投资中国大陆,并豪言“不到中国投资,就不算是一家真正的跨国企业!”这份传真是用之前她的辛勤考察书就的。她知道,“如果把香港比作一个小河塘,台湾就是湖泊,而到了内地才知道什么是大海。”这种精细的观察态度显然打动了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市场的理查。第二年,理查率队亲赴北京,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
实际上,这个时期正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一个大分水岭。1992年,小平南巡将中国的改革开放推至一个新的大时代,很多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启动了进入中国的布局。美国安利决策层果断决定投资中国,并选择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在中国的落脚点。当时这里还是刚刚开发的“荒芜地”,与之前考察听到太多的“你们能带来多少投资”不同,广州官员问的问题是“我们能帮你们做什么”。郑李锦芬因此印象深刻。这是一颗定心丸,安利找到了在中国的家。
1992年11月4日,安利(中国)工厂举行奠基仪式。那天,风和日丽,美丽的羊城接收了一位美丽的使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