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代谢紊乱到慢性病的体重管理中,我们要关注的是一类即胖又瘦的人群。第二个是隐形肥胖,这个怎么理解?罗主任。我们来观察这三个人,大家认为谁最有可能是......代谢紊乱。请左边第一位认为是代谢紊乱的举手,中间这位认为是代谢紊乱的请举手,右边这位认为是代谢紊乱的请举手。都举手了,谢谢大家。大家的答案并不完全正确。目前有一种新观点认为,人体对脂肪含量即肥胖程度有一个承受阈值。现在展示的这三个人四十多岁时的照片,如果查看他们二十多岁时的照片,虽然最左边的这位男士现在看起来体型不错,但其实他年轻时比现在还要瘦,这可能意味着他对脂肪的阈值承受能力较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轻度肥胖者,如果他们的脂肪含量超出了一定范围,由于年轻时脂肪含量较低,随着年龄增长,过多的脂肪会进入内脏,导致代谢紊乱。我们说内脏脂肪多,内脏脂肪跟您今天讲到的这个隐形的胖也有关系吗?实际上,关系至关重要,特别是存在一种特定的糖代谢紊乱。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我们发现,这项研究涉及的糖尿病患者均为肥胖者。那么,这种紊乱是否也存在于非肥胖人群?因此,我们又进行了一项研究,这次针对的是BMI仅达到超重的群体,在这些人减重后同样观察到了这种改变。深入研究发现,即使是相对消瘦的人群,如果他们患有糖尿病,其肝脏脂肪含量也会比没有糖尿病的同体重人群要高。这就提出了“内脏异位脂肪”的概念,即脂肪不应该存在于的部位。这种不正常部位的脂肪沉积会导致代谢紊乱。有内脏脂肪沉积会与多种代谢紊乱相关,包括糖尿病、脂肪肝以及我们肝脏的脂质代谢。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减重,降低体重,改善肥胖状态,从而更好地调节我们的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