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way, 安利
2025.07.27
6. 诚信:传递万里的承诺,铸就30年的好人缘
Amway, 安利

“诚信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们不想走任何捷径,诚信是安利唯一的选择。”

——安利联合创办人理查•狄维士和杰•温安洛

安利联合创办人理查·狄维士(左)和杰·温安洛(右)。

 

当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定格在40-42年,当美国企业中仅有2%能挺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当中国企业的生命周期普遍停留在7-8年,一个企业能维系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群体走过30年时光,其难度早已超越常规商业命题。尤其在中国过去30年从工业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剧烈跃迁中,市场规则重构、用户需求迭代、竞争格局裂变如海啸般席卷而来,非常考验企业的智慧和韧性。

 

在这样的浪潮中,安利(中国)却依然能与许多初创期结识的伙伴、消费者携手同行,直到今天。是什么支撑着这家公司三十年的好人缘?答案就藏在彼此坚如磐石的信任之中,而这份信任的根基,正是一个“诚”字。

 

透明工厂:“我希望这家工厂,无论谁来参观,都不用提前特别准备”

 

来过安利广州生产基地的伙伴,一定对厂区里一块叫“诚石”的特殊石头印象深刻。自1995年安利广州工厂一期厂房开业,它便一直伫立于此,一路见证着安利(中国)三十载风云变化。作为安利的核心企业价值观之一,“诚信”已经深深烙印在安利(中国)每位营销伙伴及员工心中。

 

安利联合创办人之一理查·狄维士先生说:“诚信是安利事业得以成功的根本。安利一向都是言必信、行必正,安利的成功并非单是经济意义上的成功,更有我们赢得的广泛尊敬、信任和良好的声誉。”这份对诚信的坚守,体现在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工厂的管理理念之中。早在广州工厂早期设计时,“透明工厂”的概念就已被纳入其中。安利(中国)第二任董事长颜志荣先生在负责安利(中国)生产与供应链时就曾经说过:“中国人讲究眼见为实,我希望这家工厂,无论谁来参观,都不用提前特别准备。”

 

2002年,安利广州工厂开始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海内外各界人士参观,从营销人员、政府官员,到媒体、供应商、其他企业及各类协会等。开放参观区域覆盖整个工厂,包含安利(中国)展览馆、广州研发实验室、各产品生产线、高效仓储区域、质量保证实验室等,参观内容涉及产品生产全流程。截至2024年,一共有超过100万社会各界人士亲眼见证了安利广州工厂高标准的生产实践。除了线下参观外,2021年起,安利广州工厂更突破创新,开放了全时云观(线上“透明工厂”),吸引了超过70万人次通过线上方式观看。

 

在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今天,“透明工厂”已不算新鲜,许多企业以此彰显诚信。但早在2002年,安利就敢于主动亮剑,将工厂开放参观,这一做法从一开始就成为行业乃至中国商业社会的典范,也让“诚信”二字在岁月长河中愈发熠熠生辉。

 

这份始于“诚石”的价值坚守,最终在时光淬炼中凝结成社会认可的勋章。

 

2022年3月15日,安利(中国)第十次获得“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称号;2025年,又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与诚信服务,再度蝉联“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承诺企业”荣誉。

湖北咸宁的安利大健康智创园同样贯彻“透明工厂”的做法,充满自信地向来访营销伙伴和顾客展现安利产品的优秀品质。

 

退货风波:一约既成,万山难阻,月损失4500万元也要兑现承诺

 

一个“诚”字,把安利“诚信为本”的理念亮了出来,从此接受世人的审视和岁月的检验,也在每一次挑战与选择面前,成为安利最重要的行动指针。

 

1997年,中国市场出现了一次让人意想不到的风波:很多人大批回收安利空瓶子到安利公司申领退款。整场事件起因于安利的“无因退货”机制。安利(中国)刚刚成立时,延用了海外的退货制度:如果顾客对产品不满意,不管产品已经是什么状态,哪怕是已经用光,只要顾客想退货,售出90天内都可以退。

 

这似乎和今天网购的“只退款,不退货”有点像。但那是1997年,没有网购平台,没有第三方平台监管,更不像互联网交易那样能够万物留痕。

 

这么一来,这套机制就难免被少部分人钻空子。尽管我们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但一旦市场基数太大,小比率体现在绝对值上,损失也是巨大的。

 

现任安利(中国)业务副总裁费胜昔先生回忆,他依然记得当年上海南丹路的提货点,每天的退货人群从门口排到旁边小路上,少则数十,多则数百。高峰期,安利平均每天退货额高达200万元,一个月的退货额最高纪录甚至达到4500万元。要知道,这可是1997年的4500万元,当时的几十万块钱就能买一套四合院。

 

怎么办?是拒绝退货,还是履行承诺?公司内部经历了激烈的讨论。

 

最终,诚信压倒一切声音。安利决定:一、对已经销售出去的产品,坚决履行90天“无因退货”最初承诺,一切损失由公司承担;二、公司整体的报酬和奖金发放节奏照常进行,不受影响。

同时,公司也积极推出应对举措,依照中国国情,很快修订了后续的退货规则:只有未开封使用的可以全额退还;已经开封使用的,需要产品至少剩下一半,才可以退回一半金额。几个月后,风波终于平息。这一原则,也促成了整个行业的退货标准的制定。

 

多年之后,仍有很多营销伙伴对当时店铺的退货场景记忆犹新。退货的产品明显已被使用过,外观甚至有些脏污,近乎报废品。然而工作人员没有多言,迅速办理了退货手续。公司坚定践行“诚信”的硬气表现,赢得了营销伙伴与消费者的信任。一约即成,万山难阻,安利让整个市场看到,在这家企业,“诚信”不单是文化中的宣言、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纲领,是用真金白银兑现的承诺。

自1995年安利广州工厂一期厂房开业,“诚石”即伫立于此,成为安利“诚信”价值观的恒久见证。

 

守则合规:守护诚信经营的环境,为每一位伙伴保驾护航

 

如果说1997年的退货风波,是安利向外界递交的一份诚信答卷,那么对营销伙伴展业生态的守护,则是这份初心在企业内部的纵深生长。

 

安利(中国)在业务部门中设立了一个特别的职能——营业守则,对营销人员的展业行为进行引导,有人开玩笑地说,这有点像安利内部的纪检委。很少有一家公司愿意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维持一个与生产直接效益不相关,甚至是负相关的部门。但安利坚信:在我们的事业版图中,每一位规范经营的伙伴都是值得守护的珍宝,他们怀揣着梦想与热情,在创业的道路上不断打拼;而安利有责任守护一份公平公正的经营环境,让诚信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奋斗的身影。

 

营业守则团队成立后,“守则合规”也被列入营销人员的晋升标准,伙伴晋升前会启动相应的审查程序,确保每一位即将站上更高舞台的伙伴,都是合规经营的创业者,能够带领市场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这是对规范经营伙伴的尊重,也是对公平环境的坚守,让每一次晋升都更有分量,更具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挑战,营销队伍中也有个别人试图通过网络形式投机取巧。营业守则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及时将新型的违规行为纳入到守则监管当中。就像在一条不断延伸的道路上,公司不断修缮规则的护栏,确保所有伙伴都能在健康、公平的环境中奔跑。当诚信经营成为共同的默契,当公平公正成为日常的体验,伙伴们的安利事业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安利(中国)用三十年的时光,将“诚信”二字写成了一部生动的商业教科书。我们始终相信:诚信不是成本,而是基业长青的根基;不是束缚,而是自由生长的氧气。唯有以“诚”相待,才能不负在风雨中共同进退的伙伴,才能回报在岁月里始终信赖我们的消费者。这份信任的纽带,在时代浪潮中历久弥新,也必将照亮下一个三十年的征途。

2009年10月,安利全球政策咨询委员会成员们代表全体营销人员签署“安利营销人员自律宣言”,承诺规范经营,共同推动安利事业的长远发展。

Amway, 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