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

2014/03/18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单击二维码图片关闭)

即将浏览一组图片

在釜山电影节邂逅雅姿

植物大咖秀:紫花苜蓿的国际范儿

  •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1/12)
    9月12日,“春苗营养计划”阶段性成果发布会举行。安利公益基金会一直关注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三年来,不断为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而努力着。春苗三年,不仅是1700余所厨房的建成,更是一个关于探索、发展和梦想的故事。
  •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2/12)
    农村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营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2011年起,中央政府每年财政拨款160多亿元,为贫困农村学生提供伙食补贴。但是,由于很多学校缺乏厨房设备,财政补贴难以快速有效地转变为学生碗中的热饭热菜。厨房问题,成为了制约贫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的瓶颈之一。 不少孩子像她们一样,中午聚在一起吃饭时,水泥台就是饭桌,饭盒里除了黄豆还是黄豆。
  •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3/12)
    “春苗营养计划”正是在此背景下,由安利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关工委于2011年联合发起的大型公益行动,旨在通过为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建设营养厨房,改善当地贫困儿童的营养状况,为这些孩子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
  •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4/12)
    2011年9月1日,第一所春苗营养厨房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新安小学落成。春苗营养计划从这里走向了全国13省106个县。
  •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5/12)
    至2013年10月底,1700余所春苗营养厨房将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三年来,春苗项目共培训了2000名厨房管理员,近百万儿童吃上了营养午餐。曾经的小灶台,变成宽敞明亮的厨房,蒸饭机、消毒柜等保障了饭菜的干净、卫生。
  •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6/12)
    曾经的黄豆蒸饭,变成了丰富的营养午餐。经过培训的厨房管理员,给孩子们安排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膳食。
  •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7/12)
    为了保障“春苗营养计划”的成效,安利公益基金会建立了项目四级监督体系,其中,志愿者督导是项目特有的监督方式,通过组建一支400余人的志愿者督导队,每年对每所厨房进行督导检查服务,对厨房的设备运转、厨房管理、营养餐供应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形成督导报告,保障每所厨房可以持续服务当地学校的学生。2012、2013年,志愿者督导队对已建成的700余所厨房完成了两轮督导。
  •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8/12)
    有了春苗营养厨房,孩子们拥有了健康成长、公平发展的机会。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评估发现,春苗厨房落地学校学生的身体状况,较对照学校及地区平均水平均有较大改善。
  •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9/12)
    瑞文智力测试结果显示,项目校学生智力水平“优秀”和“良好”的比例为50.8%,高于对照校9个百分点。
  •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10/12)
    对2011、2012年两年建成的全部754所厨房的评估结果显示,春苗营养厨房设备的正常运转率达到了97.36%;95.73%的学生对饭菜质量表示认可,项目整体满意度达96%。
  •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11/12)
    春苗营养计划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探索出一条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学童营养状况的路径,业界称之为“春苗模式”,通过政府、公益组织、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协力支持,为农村贫困地区学童的营养改善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 春苗三年:1700所厨房背后的故事(12/12)
    未来两年,安利公益基金会将再建1200所春苗营养厨房,全面覆盖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所涉及的22个地区。越来越多的孩子将不再重复“黄豆蒸饭”的故事,他们成长的步伐,将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单击二维码图片关闭)

  • 9月12日,“春苗营养计划”阶段性成果发布会举行。安利公益基金会一直关注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三年来,不断为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而努力着。春苗三年,不仅是1700余所厨房的建成,更是一个关于探索、发展和梦想的故事。
  • 农村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营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2011年起,中央政府每年财政拨款160多亿元,为贫困农村学生提供伙食补贴。但是,由于很多学校缺乏厨房设备,财政补贴难以快速有效地转变为学生碗中的热饭热菜。厨房问题,成为了制约贫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的瓶颈之一。 不少孩子像她们一样,中午聚在一起吃饭时,水泥台就是饭桌,饭盒里除了黄豆还是黄豆。
  • “春苗营养计划”正是在此背景下,由安利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关工委于2011年联合发起的大型公益行动,旨在通过为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建设营养厨房,改善当地贫困儿童的营养状况,为这些孩子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
  • 2011年9月1日,第一所春苗营养厨房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新安小学落成。春苗营养计划从这里走向了全国13省106个县。
  • 至2013年10月底,1700余所春苗营养厨房将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三年来,春苗项目共培训了2000名厨房管理员,近百万儿童吃上了营养午餐。曾经的小灶台,变成宽敞明亮的厨房,蒸饭机、消毒柜等保障了饭菜的干净、卫生。
  • 曾经的黄豆蒸饭,变成了丰富的营养午餐。经过培训的厨房管理员,给孩子们安排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膳食。
  • 为了保障“春苗营养计划”的成效,安利公益基金会建立了项目四级监督体系,其中,志愿者督导是项目特有的监督方式,通过组建一支400余人的志愿者督导队,每年对每所厨房进行督导检查服务,对厨房的设备运转、厨房管理、营养餐供应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形成督导报告,保障每所厨房可以持续服务当地学校的学生。2012、2013年,志愿者督导队对已建成的700余所厨房完成了两轮督导。
  • 有了春苗营养厨房,孩子们拥有了健康成长、公平发展的机会。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评估发现,春苗厨房落地学校学生的身体状况,较对照学校及地区平均水平均有较大改善。
  • 瑞文智力测试结果显示,项目校学生智力水平“优秀”和“良好”的比例为50.8%,高于对照校9个百分点。
  • 对2011、2012年两年建成的全部754所厨房的评估结果显示,春苗营养厨房设备的正常运转率达到了97.36%;95.73%的学生对饭菜质量表示认可,项目整体满意度达96%。
  • 春苗营养计划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探索出一条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学童营养状况的路径,业界称之为“春苗模式”,通过政府、公益组织、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协力支持,为农村贫困地区学童的营养改善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 未来两年,安利公益基金会将再建1200所春苗营养厨房,全面覆盖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所涉及的22个地区。越来越多的孩子将不再重复“黄豆蒸饭”的故事,他们成长的步伐,将会离梦想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