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节目戳↓
《人格的魅力》第十八集-宽容
两代人的传承,无数人的焕发,淬炼成23个成就美好人生的关键词。完善健全人格,助力逐梦之旅。美国著名商界领袖狄克·狄维士先生经典之作《人格的魅力》。十八、宽容。宽容意味着我们要接受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失败是普遍现象,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和犯错误,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宽容。当我们接纳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时,鼓励他人便不复难事,毕竟没有哪个人是完美的。宽容是原谅他人但不怀恨在心。正如俗语所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宽容向他人传达了强烈的信任信号。当我们对他表现出信任时,他们更不会让我们失望。当我们宽容他人时,他们也会效仿我们,进一步学会宽容他人。宽容,作为一种美德,持续激励并推动着我们的成长。每当父母、老师或领导宽恕我们的过失时,他们实际上是在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培养我们的主动性。宽容还能激发人的创新潜能和开拓精神,这对于我们的进步和成功至关重要。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创始人汤姆·沃森深知宽容的重要性。有一次,一位员工的操作失误导致公司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该员工预感自己将被解雇,于是主动提交了辞呈。然而,沃森将他叫到办公室,认真地拒绝了他的辞职申请,毕竟公司刚花费几百万美元对他进行了业务培训,他怎么也不会让他走的。宽容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我父亲深信,他与杰叔叔之所以创业成功,关键在于彼此间从不说“你怎么会出这种错,我不是早跟你说过了吗?”他们总是认为对方已经尽全力,并且都以公司利益为出发点。遇到错误,他们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抱怨和责怪。宽容始终是他们合作的基础。我和贝奇约定,在吵架未和好之前,晚上不能睡觉。也就是说,我们其中一个人必须道歉,而另一个人必须原谅。虽然我们偶尔会违反这个约定,但通常我们总能在天亮前解决问题,虽然这有点影响睡眠,但是我们的关系却因此变得更加稳固。此外,我们还为孩子树立了宽容的榜样,让他们明白犯错就要接受处罚,但同时让他们知道我们不会记仇,我们会给他们拥抱。有时候还会在事后给孩子鼓励,我们会给孩子第二次、第三次机会,证明他们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罗恩·丹尼斯曾是名退伍军人,曾在沙漠风暴行动中在盖茨·帕戈尼斯将军手下服役,他的人生如果没有被屡次原谅的经历,或许将一事无成。丹尼斯自幼被父母遗弃,他的童年在寄养家庭和监狱中度过。他流落街头,时而与流氓混迹,时而独自行走。他经常在超市偷东西吃,身上的衣物也是偷来的。尽管年纪尚小,丹尼斯却已五十多次被捕。在11岁时,丹尼斯在少年犯管教所听说,在内布拉斯加州有一所学校名为儿童城,该校的校规由学生自行制定。他请求教育他的社会工作者帮他报名。一年后,丹尼斯被这所学校录取。丹尼斯抵达了奥马哈,被吉姆和雪莉·葛曼夫妇接站,他们是在儿童城担任他的养父母。可以想象,一个黑人男孩拥有白人父母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更令人震惊的是,丹尼斯还有八个兄弟,他们将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这些孩子都是自己申请来的,如果他们想离开,随时都可以走。第一天到校时,丹尼斯看到新家的墙上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回家,罗恩”。他瞬间愣住了。随后,丹尼斯被带去参观一尊雕像,雕像是一个男孩背着另一个小男孩,上面刻着一句话,“爸爸,他一点都不重,他是我弟弟”。虽然当时丹尼斯并未理解其深层含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最终领悟到了这句话的真谛。在儿童城的第一个晚上,丹尼斯的新父母就告诉他必须承担责任,其中包括和兄弟们一起做家务。当天夜里,兄弟们就当场抓住了正在偷吃东西的丹尼斯,他们警告丹尼斯说,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儿,就告诉父母。丹尼斯愤愤不平地跳窗逃跑了。然而,这里并不像亚特兰大市的街头,有破旧的汽车和废弃的楼房可以睡。几小时后,他全身冻得发抖,只能回家,他的一个哥哥为他开了门。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丹尼斯尝试逃跑上百次,但每次回家时,父母和哥哥都愿意接纳他。一次,丹尼斯故意破坏了儿童城一家人住宅,仅仅因为几个朋友不喜欢这个家庭,他就将他们家的房子和庭院都泼了油漆。在那个炎热的夏天,丹尼斯花了三个月时间才将所有的白色油漆刮除。令人惊讶的是,房子的主人布鲁斯·休格宁每隔几个小时就会回来,为丹尼斯提供柠檬水,让他休息。当丹尼斯的寄养家庭准备迁往外地时,丹尼斯预感自己将被抛弃,因为很少有家庭愿意接纳他。然而,当他得知休格宁一家打算收养她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丹尼斯回忆说:“我的心终于被征服了,这里的人关爱我、照顾我,他们不介意我是谁,也不在乎我曾经做过什么错事。”此后,丹尼斯发誓,他会尽其所能,不辜负他们的信任。丹尼斯毕业后,离开了儿童城,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尽管如此,他与家人始终保持联系。在执行任务期间,远在儿童城的兄弟姐妹给他寄了数百封信件和卡片。战争结束后,丹尼斯回到儿童城看望校长皮特时,发现自己的旧居挂有一条深蓝色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回家,罗恩”。最终,丹尼斯在儿童城定居,成为一名教师,他要像以前别人关心他那样帮助别人,凡认识他的人对他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不感到意外。丹尼斯的人生被他人的宽容所改变,因此他决定通过宽容来改变别人的人生。他教导他的学生,宽容并不意味着容忍自己或他人的错误,或是允许错误的持续存在。假装事情从未发生是自我欺瞒,对任何人没有任何益处。宽容也不代表在遭受伤害时忍气吞声。宽容更不是如一些人所言,是不辨是非的表现。相反,宽容需要比怨恨更大的勇气。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成为承受侮辱的受气包,忍受冤屈。宽容他人的唯一消耗是怨恨,宽容也不应意味着推脱他人责任。如果希望他人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就不能帮助他们逃避责任,而应让他们承担责任,但同时也不应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想要过上安宁且丰富的人生,宽容是不可或缺的。心怀怨恨、伺机报复,只会导致更多的不公正出现。威拉·麦考伊,俄克拉荷马州麦卡莱斯特居民,深刻体会到了宽恕的含义。许多人认识麦考伊是因为她是布什总统的座上宾,她曾作为州代表被邀请到白宫,以表彰她在家乡俄克拉荷马州监狱60年的志愿者工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麦考伊为了宽恕杀害她儿子的凶手,经历了怎样痛苦的内心斗争。某天,正在做礼拜的麦考伊突然得知38岁的儿子马克被枪杀的消息,这使得她几近崩溃。自从丈夫因癌症去世,大儿子因肌肉萎缩症去世之后,马克成为了她的全部依靠。三个月前,由于与妻子温蒂分居,马克和他的两个孩子搬去和母亲麦考伊一起住。现在,除了远在德克萨斯州敖德萨的女儿外,麦考伊身边已无依靠,杀害马克的嫌疑犯正是他的岳父。警方调查结果显示,温蒂和她父亲查尔斯发生争吵,于是叫马克去调解。然而,马克与查尔斯的争吵愈发激烈,最终导致查尔斯开枪杀死了马克。在查尔斯的审判期间,维拉·麦考伊坐在法庭前排。查尔斯在法庭上陈述称,他开枪是出于自卫。这位高大的老人,满头白发,无法抑制地失声痛哭。查尔斯表示,他过去与马克发生过争执,认为马克是来伤害他的。查尔斯被定罪为二级谋杀犯,被判十年有期徒刑,而他的服刑地点正是麦克考伊曾是志愿者的那所监狱。尽管同事们劝说麦克考伊去另一所监狱继续她的志愿者工作,但她坚决拒绝,表示这里有很多人需要她。麦克考伊坚持每周两次前往俄克拉荷马州监狱。尽管从未与查尔斯见过面,但她知道迟早会在走廊中相遇。他对查尔斯的恨意与日俱增,因为查尔斯从未向她道歉或请求宽恕。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厨房柜台上有一份填字游戏,似乎是查尔斯生前未完成的。晚上睡觉时,麦考伊的头脑里一直回想着儿子和填字游戏,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个填字游戏没完成。在与查尔斯和解之前,悲伤和愤怒蒙蔽了他的双眼,使他忘记了查尔斯也是一个受惊吓的老人。她对自己的邻居说:“我已经下定决心,不再仇恨他。因为我明白,仇恨只会摧毁我自己。我还需要继续生活,学会去爱查尔斯。”麦考伊说到做到,有一天,她主动邀请查尔斯参加监狱的兴趣班。麦考伊注意到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更加苍老、消瘦,背也驼了。麦考伊努力忽视脑海中闪过的画面——他儿子的葬礼,以及两个失去父亲的孩子。麦考伊走向查尔斯,拥抱了他。麦考伊说:“我想让你知道,我已经原谅你了,但你必须明白,这并不能减轻那件事带给我的悲伤和痛苦。我的痛苦是没有办法减轻的,但我可以宽恕你。”作为一名教师、志愿者、母亲和祖母,麦考伊一直坚信,仅仅说出宽恕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真诚的行动来证明。两年后,麦考伊终于有了证明自己宽恕的机会,当查尔斯符合假释条件时,麦考伊向假释裁决委员会写了一封信表示赞同。查尔斯获得假释后,行为举止仿佛变了一个人,就像麦考伊的儿子一样。在麦考伊因肺炎无法外出期间,查尔斯不仅为她购买了柴火,还买了食物和生活用品。查尔斯还特别邀请麦考伊到他家,与他的两个孙子共进感恩节晚餐。麦考伊鼓足勇气,才走进查尔斯的房子,经过他儿子被害的房间。尽管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麦考伊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终于做到了。麦克·考伊了解,宽容不仅使被宽恕者受益,也能让宽容者得到心灵的释放。宽容并不期待错误的一方先道歉,决定和实施宽容完全是个人的事务,不需要他人的参与。研究显示,人们一旦释放了心中的怨恨,血压就会下降,心情改善,心理更健康。此外,这些人的自信心会增强,精神放松,对未来持更乐观态度,并拥有更多美好的期待。相反,一个不愿宽容他人的人,不仅会危害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会对身边亲近的人产生不良影响。这样的人容易变得偏执和易怒,总是盘算如何报复,头脑中一次又一次的回忆他们受到伤害的经历,长此以往,他们不仅会伤害到真正关心他们的人,甚至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宽容自己与宽容他人同样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宽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对自身的健康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是绝对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