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节目戳↓
《相信》第5集 第二章 勇担责任
“第二章 勇担责任。责任要求每个人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自愿接受个人行为导致的所有奖惩。责任是维持一个社会成为有机整体的粘合剂。责任要求每个人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作出回应。章首导言。蒂莫西是理查的私人助理,从清晨到夜晚,他都与理查形影不离。蒂莫西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有一张温文尔雅的方形脸,待人和善亲切。或许蒂莫西比任何人都更了解理查。此时此刻,他正坐在大急流城的饭店里享用咖啡,外面的冷雨一直淅淅沥沥,他在屋内画意正浓。‘是的,我很喜欢我的工作,非常喜欢。虽然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在外出差,但这很值得。我的妻子也很理解和支持。’让蒂莫西谈谈他的老板并不是一件难事,他说:‘我必须承认,理查是个了不起的人。刚得到这份工作时,我不确定我能否胜任,毕竟要和一个人长时间的保持亲密的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是理查的话,我想我早就辞职了。哦,他经常出差,我当然要陪在他身边,好在我和另一位同事可以轮替,所以我出差一段时间,通常可以调休几天。理查对员工真的很体贴。我妻子还有一个星期就要生产了,他就给了我两个星期的假期,让我可以安心陪产。’如果问蒂莫西,理查发过脾气吗,有表现出不礼貌、生气或者不耐烦的样子吗,他会回答:‘哦,从来没有。他就不是一个焦躁不安、喜欢拿人出气的人。如果有些事情进展的不顺利,或某人做错了某事,理查也只是来回转圈,他是个很灵活变通的人。’蒂莫西又喝了一大口咖啡,补充说道:‘呃,这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真的,我是说,像他那么重要的人,却能如此举重若轻的处理事务啊,真是让人不敢相信。’每个人都要对特定的人负责。制造型企业的员工要对工头负责,在每周领取以时薪计算的工资时,要如实告知工头,自己是如何分配工作时间的。另一方面,工头又要对主管负责,主管又要对经理负责,以此类推,直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要对工厂整体的生产能力负责。董事长要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要对那些投资、购买股票,期望获得利润的股东负责。在这条责任链条上,虽然每一点对应的人和事不尽相同,却有着一个共同之处,即每个链条上的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向他人负责。即使是股东或是公司所有者,他们也要接受政府的监督,这样政府才能够对人民负责。如此一来,责任的闭环就形成了,社会成员都被囊括进来,谁也不能免责。我们都知道,假如一个人打碎了珠宝店窗户,偷走了一块钻石,那他必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假如一个人经过不懈努力,攒了100万美元,修了一座美丽的农场,或者获得了一份大学学历,那这个人理应享受勤奋带来的好处。有因必有果,良好的行为自然会得到回报,而恶劣的行为也自然会受到惩罚。每个人都要对社会负责,每个人也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一个在以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从未被动摇过的朴素真理,却在当代社会遭遇到了挑战。‘我无法确认这是谁的责任,但一种人不应该被审判,不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观点,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如果一个孩子整天游手好闲,不专心读书,老师要给他不及格的成绩,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并非是学生的错,他一定是受到了某些坏的影响,错的不是他,而是教育系统的缺陷。人们也不再认为是个人原因,导致了一个人成为惯犯,整天在监狱里浪费人生,一定是社会的某个基础环节出现了问题,才造成了这种结果。一个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诈骗钱财,并试图掩饰罪行,却哭诉是这个不公平的社会环境、竞争压力,才让他不得不做出违法行为。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寻找一只替罪羊,为自己开脱、逃避责任而已。父母和大部分社会机构,都是替罪羊的最佳人选。因此,一旦某人做错了某事,他总是可以找到借口:‘都是他们教唆我做的,这不是我的本意。’所有借口都是障眼法,阻碍着人们认清自身的责任。BF 斯金纳,曾在几年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被誉为这半个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是一位心理学家,其著作《超越自由与尊严》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70年代最重要的著作。在这本书中,斯金纳提出了无责任论。斯金纳认为,人不应该对他的行为负责,他所有的行为都是被强制发生的,是他生活、成长的环境决定了这一切。无论他是怎样的人,无论他做了什么,重来一次,他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所以,不能因为一个人做了好事,就称赞他是好人,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做了坏事,就指责他是坏人。他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他仅仅是受控于自身条件和周围环境发生这样的行为而已。‘我不是一个人类行为学方面的专家,也对斯金纳观点的哲学背景没有任何研究,但我可以自信的说,基于该观点创立的社会制度,无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上看有多么动人,在现实世界里一定是行不通的。即使这种制度最初可以实行,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也会发生故障,难以为继。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责任的约束,如果所有的行为不论好坏都一律嘉奖,如果没有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社会根本就不可能继续维持。’我想,应该没有多少人赞成如此极端的无责任论。我们应时刻牢记以下关于责任的几个原则。首先,一个人的能力越大,他的责任就越大。比起收入不高的人群,富人更应该在经济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比起无名之辈,有名望的人更应该承担引导、教会他人的伟大使命,更应为自己的人生给他人带来的影响负责。比起才华有限的人,天生聪颖或有天赋的人,更有责任善用他的能力多做好事。虽然每个人的起跑线和所处的社会阶层有很大差异,但是每个人仍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尽管收入不高,你也应该对自己的财务支出负责。尽管圈层不大,你也应该为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负责。海伦·凯勒就是最好的例子,她本可以因为自己的身体缺陷,不必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她也可以因为失去了视觉和听觉,放弃自己的人生,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她对她的人生高度负责,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出身平凡、资质平平,生活中处处碰壁,这个人也许会说:‘看吧,我的生活条件如此恶劣,我的人生如何都不是我的责任。’他认为自己无所事事、一事无成是天经地义的,总是抱怨他生存环境的恶劣。其实不管生存环境如何,一个人都要对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任何行为负责。安利公司就是由一群理解责任的含义,并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组成的。在安利,有几百万的营销人员,想要获得更高的收入,想要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所以他们勇敢地打破原有的生活状态,不再纠结于物价的增长,不再受制于打工者朝九晚五的节奏,他们要为自己的理想而活。他们利用本来可以整晚看电视,周六打高尔夫,甚至是发呆的时间,销售安利产品,分享安利事业机会,赚取额外收入,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成功了,也有人还在探索,但是,每个人都不再抱怨自身的条件,而是尝试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它。他们愿意对自己负起责任,不再忧虑自身所处的环境,从各自的起点出发,并努力向前。我想,这就是我如此喜爱他们的原因。其次,承担责任的人应该拥有自由决策的权利。责任与自由密不可分,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我要求一个经理,承担一定数额的产量责任,我就必须授予他赏罚下属的权利,并允许他为了完成工作见机行事。如果我给我儿子1000美元,让他以此为本钱,并在一年之内赚到钱,我就必须给予他自由选择投资方式的权利。如果我想让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经济状况负责,那我就必须给他一个自由的环境,允许他做一些额外的工作,并且按照努力的程度收取报酬。最后,责任一定包含着评价。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反对个人绩效评估,这种现象在教育系统表现得最为突出。越来越多的老师和教育专家,提倡废除评分制,因为学习不好的学生会因为糟糕的成绩而受到打击,学校应该成为一个不伤害学生感情的地方。不幸的是,这样下去,我们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了。如果我们因为担心打击弱者,而拒绝认可强者,那所有学生的整体表现都会逐渐下滑。一旦我们摧毁了鼓舞人们上进的激励机制,我们就会朝着失败迈进,而不是向着成功前进。我非常理解成绩差的学生的窘境,但如果一位老师、一位厂长、一位教练,或是别的管理者,不能批评表现较差的人,那他也无法奖励表现较好的人,这样的话就没人会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了。学校老师不是唯一一群倾向于取消工作评估制度的人,这种观点很普遍,只不过在具体的表达上有所不同而已。如果就业保障是指一个人无论业绩多差,也不会被开除,那这就是逃避责任的一种方式。罔顾员工个人能力的高低,对员工进行同等奖励,会使得本来很有意义的评估工作变得毫无效用。我们应该在学校里保持一个基于直接评价的奖惩机制。孩子们是要在学校里学习人生道理的,因为人生不论你喜欢与否,都是十分严苛的。唯有艰苦的努力才能得到回报,人生的法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生存的自然法则。责任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孩子越快的了解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越快的明白为何要奖励和处罚,越快的承认劳动是唯一的生存手段,他们的人生就会越快变得更美好。帮助孩子逃避责任,并不是在帮助孩子。如果在学校里,无论表现好坏,老师都给予相同的奖励,勤奋好学的学生和游手好闲的学生受到同样的表扬和批评,优秀的学生得不到任何鼓励,能力差的学生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那么,一旦学生们离开学校,开始面对人生残酷严苛的法则时,他们就会手足无措,这对年轻人和社会毫无益处。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理解责任的概念和含义,因为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永远也无法摆脱对其他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