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吃早餐来减肥的做法,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然而,为何仍有许多人选择此法?原因在于,不吃早餐能在短期内造成能量缺口,每日减少一餐可以直接减少全天的能量摄入,因此许多人选择不吃早餐,初期体重的下降确实可见。但这种减肥方法带来的减重效果只是短暂的。初期的体重降低可能源于水分或肌肉的流失,而非脂肪。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无法实现减肥的目标。为什么这么说呢?长期来看,不吃早餐可能阻碍了减肥的机制。一些研究也表明不吃早餐不利于减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首先,不吃早餐会降低人的基础代谢率。长时间空腹,比如跳过早餐会让我们的身体认为处于一个饥荒的模式,会触发身体的节能模式,减少能量消耗,导致减肥进程中的平台期提前到来,反而更难减脂。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发表的一项观察性研究也发现,长期不吃早餐的人群,其基础代谢率较低,而且更容易出现体重的增长。第二,不吃早餐会引起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抵抗。研究发现,由于没有早餐的摄入,空腹时间过长,从而导致低血糖。低血糖会刺激胃释放一种名为胃促生长素的饥饿激素,这种激素的飙升会引发午餐或晚餐时暴饮暴食,同时也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长期空腹后集中进食,可能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肪囤积,尤其是内脏脂肪的囤积。2013年发表在《糖尿病Diabetes Care》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不吃早餐的人群,在午餐后的血糖峰值更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这可能是因为长期不吃早餐会促进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内脏脂肪的堆积。第三,不吃早餐会增强饥饿感,导致人们更容易暴饮暴食。不吃早餐会延长空腹时间,引发大脑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如甜食和油炸食品。同时,它还可能干扰调节食欲的激素,如之前提到的饥饿激素和瘦素,增加全天的饥饿感,导致后续餐次中过量摄入食物。2017年《国际糖尿病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不吃早餐的参与者上午的饥饿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导致饥饿感增强,并可能增加临时的进食量。另一项研究通过脑部核磁共振检测发现,不吃早餐者对高热量食物的减少反应更为强烈,而且午餐时他们比平时多摄入了20%的能量。第四,不吃早餐还会导致饮食质量的下降。那些省略早餐的人往往会倾向于选择高糖高脂的零食和快餐来补偿饥饿感,从而使得全天的能量摄入非但不会减少,反而可能增加。早餐通常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因此,不吃早餐会导致这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进而降低人们的饱腹感并降低机体的代谢效率。多项大型队列研究的长期观察也表明,与不规律吃早餐的人群相比,规律吃早餐的人群肥胖率更低,且减肥后体重反弹的风险也更低。美国国家体重控制登记处的数据指出,成功减重并维持体重超过一年的78%的人群,都有每天吃早餐的习惯。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也发现,长期不吃早餐的人群,肥胖风险增加55%,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50%。一项来自日本、持续七年的追踪研究也表明,与不吃早餐的人相比,每天食用早餐者腰围增长更慢,内脏脂肪也更少。因此,虽然短期不吃饭可能带来体重的下降,但长期来看,这会导致新陈代谢适应、食欲失控以及肌肉流失,从而增加复胖的风险。因此,科学的减肥方法应注重营养均衡、规律性进餐以及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除了饮食,还应包括运动、充足睡眠和情绪的调整。若尝试间歇性进食以促进体重减少,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规划进餐时间和热量分配。健康生活,从营养早餐开始。
nutrilite 纽崔莱
纽崔莱 体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