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微剧
纽崔莱传奇第四部
02 寻梦中国
各位听众,欢迎收听《纽崔莱传奇》广播微剧,本剧将带您深入了解纽崔莱品牌的成长历程。今天播出的是第四部《坚持与梦想》系列第二集,主题为“寻梦中国”。
1915年年底,我的父亲卡尔·宏邦首次来到中国,当时他28岁。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将自己所有的梦想和青春都压在这片土地上,比起离家,在这里更像是回家。”中国,我来了。1916年初,我居住在天津的租界区,这座城市在我看来更像是城中之城。窗外的运河依然繁忙,这景象如同15世纪的一幅油画。我坐在纯白色亚麻的餐桌旁,无目的地看向窗外。湿滑的河道旁,有黑的船夫费力地摇着橹。恍惚之中,我想,我和真正的中国还相隔太远。卡尔,你在忙什么?下午的单身俱乐部联谊会我们一起去寻找乐趣吧。但我已经安排了其他事情,还有比聚会更重要的事情?我约了乔治教我中文,另外我也想出去走走,看看租界外的混乱情况。尽管看起来危险,但那些善良的眼神怎么可能会有危险呢?好吧,随你的,我先走。在刚来到中国的年轻人中,父亲总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怎么能是不合群呢?我只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快点。No,快点。语言学习颇具挑战。父亲描述,中文的四种声调各自成体系,令人头痛不已。即便掌握了词汇,也难免闹笑话。然而,父亲明白,若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必须走出租界学习中文。这仅仅是开始,了解中国文化并融入其中,并非易事。先生,正如您所见,我们所提供的石油是高品质的,绝对不会有掺水或稀释的情况。与我们签约,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年轻人请稍安勿躁。此外,我新建了一个后花园,大家也累了,一起去转转吧。我还让管家准备了晚宴以表心意。先生,您看我们好了,既来之则安之,不必急于一时。走走走走走。慢慢地,我意识到中国人在交谈中往往含蓄,他们的话里往往隐藏着多层含义。如果你能洞察他们的真实意图,事情通常会进展得更加顺利。父亲花费了很长时间去考虑如何与中国商人周旋,这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慢慢地,通过一场场关乎姿态和面子的舞蹈,他迅速掌握了谈判的节奏,这与他年轻时在舞会上赢得姑娘青睐的方式相似。我注意到你们那里培养的年轻人说话做事很有分寸。指的卡尔·宏邦吗?是的,他是个值得培养的青年,心思却不全在销售上。父亲的心思并未完全放在销售上。那时,他正沉浸在对远在美国的海斯特小姐的爱情中,即使公司规定员工必须单身两年,也无法消减父亲对海斯特小姐的感情。因此,父亲决定辞职,为了追求他的爱情。我结婚了,我将朝思夜想的海斯特小姐从美国接到中国来,让她体验中国的生活。婚姻生活远没有我父亲想象的那么美好,工作上似乎也并不顺利。离开石油公司后,他加入了新的贸易公司,频繁地东奔西跑,销售包括棉花、羊毛和皮革在内的多种商品。然而,最令人沮丧的是海斯特小姐,我父亲的妻子,她一心只想回到美国,完全没有考虑过父亲的难处。我必须卖掉手中的货物才能有钱,卖不掉就将一无所有,这听起来确实残酷。军阀的威胁一直存在,生意也越来越难做。此外,海斯特怀孕的消息本是我这段时间唯一的喜悦,但她却以此为由,天天催促我和她回美国。我深知,一旦回去,我也许将永远无法再踏上中国的土地,我的事业也将归零。然而,我又怎能放弃我的家人和孩子呢?这是父亲首次离开中国,他感到失落,但父亲的心从未离开。1918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流行性感冒,父亲也患病入院。在那段被迫隔离的时光里,父亲深思了许多事情,包括婚姻。海斯特的抱怨从未停止,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例如,事业。已经30岁,我却一事无成,是继续在这里为他人打工,还是回到我梦想的地方重新开始?以中国为例。我渴望回到中国,那里有我所热爱的文化、人民,以及我在那里不懈奋斗的事业。1919年,父亲病愈后独自前往纽约,向美国乳品公司总经理斯蒂文斯先生毛遂自荐,决定将牛奶引进中国。父亲凭借其无懈可击的销售技巧,成功获得了这份工作,成为公司首位中国代表。他决定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回到中国,独挑大梁。画中为何物?是牛奶,据称是美国进口的一种产品,据说对人体有益。你是否尝试过这种洋玩意?这些是富有人家的太太们所使用的。从1920年开始,中国的各大城市的街头开始出现了美国三花牛奶的宣传画。这仅仅是父亲梦想中完美销售网的起点。再次回到中国的父亲信心满满,没有给海斯特任何商量的机会。那时的父亲,已经变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与他第一次来中国时的形象截然不同,不仅财富增加了十倍,更重要的是那份熟悉和自信。然而,生意远未如我所愿顺利。本以为将牛奶引入中国,为不常饮牛奶的中国人带来健康,他们定会热烈欢迎,但现实是人们对此接受度极低。我百思不解,但时间不等人,我不能将全部事业寄托于一罐牛奶之上。是乳糖不耐受症,原因在于牛奶中所含的乳糖,而东方人并不消化乳糖。1921年,他尚未了解这一原因,仅意识到在中国推广牛奶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市场增值。因此,他迅速调整策略,返回美国并与高露洁公司进行洽谈。当父亲第三次抵达中国时,他终于转变成为了一名成熟的商人。恭喜你,恭喜你开业大吉,开门大吉,恭喜发财。中国食品公司,这是我的公司,属于我的企业。父亲的公司位于市政府总部附近,店面的玻璃上显眼地印有“高露洁”三个大字。开业当天,他邀请了18名员工和一名小杂工聚集在大门口,并分批宴请了代理商。这一举动使得高露洁品牌迅速闻名于全上海。随后,高露洁的香皂和牙膏产品在中国市场迅速走红。成为富人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曾说过,中国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它能够帮助我实现梦想。卖报。上海市警察在英国军队的指挥下向十名示威者开火。上海市民随后发起了规模更大的示威活动。卖报,卖报。父亲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随着1926年中国政治局势的动荡,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聚焦于上海。国人对列强的不满情绪积聚数十年,终于找到了宣泄的机会。街头遍布着反帝的海报,大量难民涌入上海,许多货物被查封,原本顺利的生意开始急转直下,甚至人身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这一次,海斯特不再沉默,他坚决要求父亲一同返回美国。我的一切都在这里,我不能回去,我不能放弃,我不能放弃我的事业和梦想。这一次,执着的父亲放弃了婚姻,海斯特带着孩子离开了他。尽管如此,父亲仍然坚持不懈,用尽所有积蓄来挽救自己的公司,但最终无法抵挡住时代的动荡。1927年,一贫如洗的父亲在前雇主的帮助下,登上了“俄罗斯皇后号”的三等舱,返回了故乡。再见,中国。我三进三出,不知道此生是否还有机会回来,但中国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希望与绝望。我深信,中国的所有经历都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忆。父亲在年轻时离开中国,度过了放荡不羁的青春岁月,并拥有了坚强勇敢的心。他在中国遇到的人和事,成为了他日后最爱与我们分享的故事。请关注下集的“观察与思考”。
纽崔莱传奇第四部02:寻梦中国00:11:56 本篇内容来自《纽崔莱传奇》
各位朋友,欢迎收听广播微剧《纽崔莱传奇》的第四部分,带您进入纽崔莱品牌传奇的发展历程。
卡尔·宏邦对中国不舍的情缘,促使他在上个世纪初三进三出。对于他来说,中国,这个梦想之地、精神家园,初来时的喜悦,第二次来时收获的事业,第三次时经历的感情挫折,这都在人生经历中深深地刻下一个名字:中国。他对中国的理解也与你我不同,下面一起进入《寻梦中国》。
本篇摘要
(以下为山姆•宏邦先生自述)
1915年年底,我的父亲卡尔·宏邦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父亲花了很长时间去思考如何与中国商人周旋,在一场场姿态与面子的舞蹈中,他很快就掌握了谈判的节奏。
那时候的父亲正在热恋中,就算公司规定必须单身两年,也无法消除父亲对远在美国的海斯特小姐的青睐,所以,父亲辞职了,为了他的爱情。
婚姻生活并没有我父亲想的那么美好,工作似乎也并不顺利。这是父亲第一次离开中国,充满了失落。
1918年,美国严重的流行性感冒大爆发,父亲也感染入院,在这段被迫隔离的日子里,父亲想了很多,比如婚姻,比如事业,比如中国。
父亲病好之后独自跑到纽约,向美国乳品公司总经理史蒂文斯先生毛遂自荐,他决定把牛奶带到中国。
但生意远没有父亲想的顺利,是乳糖不耐受症,很多东方人是不消化乳糖的,父亲在1921年可不知道是这个原因。他再次回到了美国,并选择了和高露洁公司洽谈,当父亲第三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的时候,他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商人。
父亲成功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太久,1926年的中国,政治危机爆发,一帆风顺的生意开始急转直下,就连人身安全都开始无法保障,海斯特坚决要求父亲和她一起回美国。执着的父亲放弃婚姻,海斯特带着孩子离开了他。父亲依然在坚持着,他拼尽了全力,用所有的金钱来拯救自己的公司,可最终敌不过一个动荡的时代。
1927年,身无分文的父亲踏上归途。
从中国离开的父亲,度过了自己狂放不羁的青春,也收获了一颗坚毅果敢的心,而在中国遇到的那些事、那些人,也成了日后父亲最爱给我们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