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节目戳↓
《人格的魅力》第三集-公平
两代人的传承,无数人的焕发,淬炼成23个成就美好人生的关键词。完善健全人格,助力逐梦之旅。美国著名商界领袖狄克·狄维士先生经典之作《人格的魅力》。三、公平。公平是健全人格的第三要素,它要求我们摒弃私利、偏见和歧视,对待每个人都要一视同仁。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平本身就是一种正义。在本书中,我希望能与读者探讨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一黄金法则——你想他人如何待你你就要如何待人。人生而平等,无论是在生存、自由还是追求幸福的权利。我发现,遵循这一信条能让我更加尊重他人,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他们的公平待遇。有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认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准则之一。罗伯特·乔治曾是新罕布什尔州梅里马克市美达利安建筑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作为一名商人,他始终以这句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像我们所有人一样,公平正直对他来说并非易事。他经常面临如何同时公平对待所有人的挑战,包括客户、分包商、员工和他自己。乔治发现,正是对道德底线的坚守,使他的公司与众不同。尽管这对一家跨越三州、拥有上千名员工的公司来说极其困难,公平的形式可能损害公司的短期利益或错失良机,但乔治相信,只要他坚持下去,他得到的不仅仅是丰厚的经济回报,还有良好的企业声誉和内心的平静。在一次国家商业杂志的报道中,乔治分享了一个他曾面临的难题。某天,他收到一份来自分包商的投标书,他发现这份投标书不仅布满错误,而且报价极低。当时,梅达利恩正参与一个价值250万美元的公共住房项目竞标。这份分包商对电气工程的报价比乔治预期的低20%,比其他四家分包商的报价低近3万美元。如果乔治不是公平的人,那他一定不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接受报价,他的公司一定能以最优价格中标。不接受报价,指出分包商的错误,那分包商不仅没得赚,还有可能再也接不到生意。乔治说,我必须快速做出决定,根据投标要求,我必须要在分包商提交报价的几小时内提交自己的标准。我只能打电话给分包商,指出他的严重错误,并且嘱付他悄悄撤回报价,不要让别的分包商知道。最终,梅达利恩成功中标。然而,故事并未结束。一年后,同一个分包商再次向梅达利恩提供一个低价报价,乔治坚信自己将中标。他联系了分包商,试图提醒对方可能出错,却被告知这是对他的折扣,作为之前公平交易的回报。当我们像罗伯特·乔治所展现的,当我们考虑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时,考虑到对他人的影响,我们就实现了公平待人。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要以牺牲自身利益的方式来接纳和包容他人的错误。但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我们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用我们期望以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公平待人也意味着尊重他人,无论他们的背景如何,或是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们都应尊重他们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正是这种公平,在北美七大印第安保留地之一的某地,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故事。安迪和菲利斯、切尔西都是当地土著居民。他们因公平待人,尊重自己和族人,从而给自身和整个社区带来了惊人的改变。想象一下,在阿尔卡利湖附近的一个仅有400人的偏远小村里,贫困、封闭和无所事事导致酗酒泛滥,村民不分男女老少均深受其害。政府对村民不闻不问,甚至连慈善机构也拒绝伸出援手。该地区的酗酒率高达98%。一些人因买不起廉价酒而将就着喝啤酒,更贫困者甚至用汽油兑橙汁当作酒来喝。从一次政府补助到下一次补助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长期失业、疾病或醉酒。虽然失业和疾病一直是保留地的常见问题,但98%的酗酒率实属惊人。难怪当地人将阿尔卡利湖戏称为“酒湖”。当地土著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车祸、斗殴、谋杀、性虐待、高自杀率和早夭等问题普遍存在。死亡往往来得很简单,比如喝得烂醉的人在零下几度的天气里迷了路,最后被活活冻死。与成年人相比,酗酒对儿童的影响更为毁灭性,孩子们常常被遗弃,被迫在不避风雨、破烂不堪的家里自生自灭。人们常常能在脏衣服里发现被冻得奄奄一息的小孩。产前护理就更别提了,婴儿往往一出生就烂醉如泥,连产妇的羊水都散发着酒气。他们通常早产,并且要和一系列并发症作斗争,胎儿患有酒精综合征的比例高得惊人。安迪和菲利斯·切尔西就是在那时决定戒酒的。菲利斯在公共场合宣布戒酒,她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她八岁的女儿艾薇。一天早晨清醒后,她竟然忘记自己把女儿丢在哪里,这让她意识到她对自己的不尊重已经威胁到了孩子的人身安全。因此,她向孩子们承诺,她一定会戒酒,否则就让孩子们离开自己,去寻找更好的生活。从那天起,菲利斯就再也没有碰过酒,但她自己也没有信心能坚持多久。受到菲利斯的鼓舞,两周后,她的丈夫安迪
也决定戒酒,他们决心共同改变生活。起初,他们的目标仅仅是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是一个艰难的挑战。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最终要面对的问题比挑战还要难。由于违反了当地的习俗,他们全家被整个村庄孤立。这反而增强了安迪戒酒的决心。他们越是被劝酒,就越坚决不喝,他们的坚持带来了一系列神奇的转变。安迪是该保留地少数清醒的男性之一,被部落委员会任命为酋长。在部落中,酋长一职并不显赫,主要职责是主持仪式。然而,安迪别有打算,一上任便着手进行改革。首先,他要求政府将每月发放的救济金直接存入他的办公室账户。随后,他发放购货券,允许当地人用这些券在当地市场购买非酒精类商品。最后,他确立了一个原则:只有接受戒酒治疗的人才有资格领取经济援助。随着不满情绪的增长,安迪甚至面临了朋友弗雷迪·戴夫的威胁,甚至扬言要枪杀他。尽管弗雷迪最终退让,但他们的关系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为了阻止酒精的流通,安迪与当地警方合作,精心策划了一场打击行动,重创了当地的酒贩子,将许多违法者列入黑名单。被列入名单的人如果再次违反联邦的禁酒令,就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安迪的母亲也在那个名单上。几年后,反对安迪的人越来越少,一些老朋友甚至开始到他们家访问并支持他们的禁酒行动。菲利斯不仅帮助他们联系戒酒机构,还经常支付他们的交通和医疗费用。随着戒酒习惯的养成,越来越多的人头脑清醒。安迪组织了工程队和清洁队,对当地居民的房屋进行重建和装修。对于需要参加戒酒的人来说,安迪和菲利斯不仅提供食物,还在他们不在家的时候帮助照看他们的孩子。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戒酒,安迪夫妇会将那些因酗酒威胁到孩子安全的人起诉到法院,要求法官合法剥夺他们的监护权,直至他们接受酗酒治疗。在这些诉讼中,菲利斯经常扮演重要角色,他会带领协调小组到强制戒酒者家中进行劝诫。但是,仅仅强制戒酒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酗酒者进行劝导教育和提供心理咨询的机构,于是,安迪夫妇找到了一名叫艾德林奇的戒毒戒酒咨询师。曾经是一片破败的贫民窟,如今已变成整齐且安全的住宅区,增设了新的建筑,其中包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个日托中心、一座图书馆,以及一所设施齐全的双语学校。这些资金来源于过去购买酒的钱。学校校长弗雷迪·戴夫,就是几年前差点与安迪进行枪支对峙的戴夫。安迪夫妇在那段时间里创立的众多项目均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据官方数据,13年来,阿尔卡利湖村庄已有98%的人口恢复了健康。尽管保留地的生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整个社区处理问题的方式已显著改善。安迪和菲利斯都坚信,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尊重部落中每个人的尊严,无论他们的境遇如何。有些人可能会反驳说,他们做事并不公正,强制他人戒酒,不尊重个体。然而,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在我看来,他们让村民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才是真正的尊重村民。他们让村民直面自己行为带来的所有后果,这才是真正的公平。公平意味着为他人尽可能提供机会,尊重他人的权利,为他人的劳动提供合理公正的回报,承认他人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开发自己的潜能。公平也意味着体贴他人,例如晚回家时给家人打电话报备,开车转弯时打开转向灯。公平要求我们善待他人,有事情当面告知,不在背后说闲话。当他人与我们分享时,我们要认真倾听。在安利,我们的员工会以小组为单位定期召开直抒己见会议,通过这些会议,我们了解工作的进展,获取更多的反馈,并确保员工获得公平的薪酬和福利。我们要创建一个充满信任、坦诚、平等和谐的工作环境。我们不会容忍对提出反馈问题的员工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公平待人还意味着及时沟通,我们要确保每位员工都定期了解公司的业绩情况,公平并不意味着让所有人满意或意见一致。我们相信,如果我们公平对待员工,他们自然会公平对待我们。最终,公平意味着以礼待人。《联合专栏礼仪小姐》的作者朱迪斯·马丁指出,在历史上,适当的礼节早于法律,用于约束个人行为,是防止暴力的最早手段之一。这与18世纪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的观点相呼应,他认为礼仪比法律更为重要。所谓的礼节并非仅指遵循礼仪规定,而是指尊重他人的感受、想法和意见。言论自由并不鼓励语言暴力或贬低他人。我们希望怎样被对待,就应该怎样对待他人,这是一个彼此尊重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