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健康体重是拥有健康身心的基础,然而目前中国人有50.7%是超重或肥胖,也就是说每2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是胖子。按照绝对人口数来计算,中国已有6亿人超重或肥胖,人数在全球排名第一。
为了提升大众对健康体重的科学认知,推广安全有效的体重管理方法,在2024第十届中国肥胖预防控制科学大会上,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支持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健康体重,美好生活——成人体重管理科学建议20条》(以下简称《20条》),从如何吃、如何运动、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重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详细地为国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十届中国肥胖预防控制科学大会
The 10th China Obesity Science Conference
指导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主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自6月起,每月一期,小编将详细解读《20条》的内容,帮助大家安全、有效地进行体重管理。
虽然引起超重/肥胖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两个“不平衡”,一个是吃动不平衡;另一个是肠道菌群的失衡。
《20条》提出了维持这“两个平衡”的方法和建议。本期先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大举措中关于“吃”的内容,学习如何科学地吃好一日三餐,在控制能量同时,做到营养均衡。后面几期我们将学习如何微微一动,保持“吃动平衡”,以及另一个秘诀——如何保持菌群平衡。
健康体重 美好生活
成人体重管理科学建议20条
摘录
一、控制能量摄入,注重营养均衡,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1. 控制能量摄入,把握进食份量,避免暴饮暴食,逐渐养成七八分饱的进餐习惯。超重肥胖者适当减少进食量和能量摄入。
2.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每天吃好早餐,晚餐勿过晚,避免频繁、过度进食或长时间饥饿。
6. 鼓励清淡饮食,多蒸煮炒、少煎炸烤,少油少盐少糖。限制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腌制零食和膨化食品等不健康食品,限制饮酒。
7. 学会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配料成分和营养信息,合理选购低能量、低脂肪、低糖和低盐的食品。
一
定时
吃好第一餐,晚餐勿过晚
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晚餐进食过晚,会加速体重和腰围的增加¹。体重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三餐规律,避免频繁、过度进食或长时间饥饿。
1
体重管理,从“早”开始
在7:00-9:00吃早餐,此时胃经当道,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开启一天的新陈代谢。
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群,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上升了55%,同时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风险也会大大增加²。
2
晚餐时间不可过晚
在17:00~19:00进食,过了19:00就不建议再进食了,可以喝少量水。
二
定量
把握进食份量,控制能量摄入
很多人变胖都是从“多吃几口”来的,多吃两口饭、多吃一块肉、多吃几块饼干,看着不起眼,但日积月累的结果却很可观。因此,体重管理要从控制能量开始,做到“吃动平衡”。
1
每天吃多少?
体重管理期间,推荐限能量平衡膳食,每日男性摄入1200~1500kcal,女性摄入1000~1200kcal ³。
那如何能准确知道自己每日需要摄入多少能量呢?
✅ 大家可以找“小安营养师”来帮忙!量身定做体重管理计划,可以清晰知道自己的体重目标、健康地完成目标需要的时间,以及每日需摄入多少能量和具体的营养方案。
小安营养师
6月20日 | 星期四
减重计划
距目标还有4.9公斤
饮食运动情况
饮食摄入:892
还可摄入(千卡):308
运动消耗:0
今日燃脂(千卡):0
今日代餐(千卡):0
益生菌摄入(条):2
营养早餐
早餐
午餐
晚餐
加餐
运动
膳食营养情况
健康减重打卡
早餐质量提升
早餐:272千卡
小安营养师
272 千卡
早餐评价:质量提升
全天
892 千卡
燃一餐 今日未补充
代一餐 今日未摄入
运动 运动未达标
体重情况 刚刚更新
52.4 公斤
添加体重
手动添加
微信运动
今日未达标
今日步数 2283/6000 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
吃好早餐,更利于控制能量
不吃早饭可以“节省”能量的摄入?其实正相反!
不吃早餐不仅错失了一上午必需的营养物质,也因饿得慌而充满了对甜食的欲望,不知不觉中零食吃多了、中餐和晚餐也容易暴饮暴食。所以早餐要吃,能量供给占一天的25-30%,与中、晚餐相似。
而且还要吃出优质早餐,满足一上午工作和学习的营养需求。
营养早餐,应该这样吃
符合“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的标准早餐,应能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的7大营养素需求,即富含优质蛋白质、优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益生菌、植物营养素
食物要丰富,营养且均衡
每种营养素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健康作用。
早餐食物要多样化,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均衡。
营养需全面,不足要补充
当食物种类、数量不足时会出现营养缺口,可选择营养补充剂补足缺口,满足健康需求,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3
把握分量,七八分饱最好
很多人中餐、晚餐容易吃的过饱,不仅容易变胖,还会带来健康风险。相反,长期坚持七八分饱,有利于体重管理,也会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提高记忆力,为健康带来更多收益4。
以下小技巧,帮你轻松坚持每餐定量、七八分饱:
✅ 三餐比例决定身材,吃好早餐为全天打好基础。
早饭
午饭
晚饭
✅ 每次少盛一点饭,少吃一口,吃饭时要专心、细嚼慢咽。
✅ 先吃能量低、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等,增加饱腹感。
✅ 保证每餐蛋白质摄入充足,减少饥饿感。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常会出现食欲旺盛5。
4
巧用代餐,精准控能量
营养代餐是“限能量的平衡膳食”,在《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中被认定为健康有效的体重管理方式之一。
用营养代餐代替1-2顿正餐,无论是在体重管理的快速期还是维持期,都有很好的效果5。但不是所有的代餐都是营养代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优质营养代餐,需备4个特点
限制能量
提供固定的120-200千卡的低能量,有利于控制总能量摄入
营养均衡
营养充足且配比科学,满足身体日常需求
饱腹感强
含有充足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减少饥饿感
容易坚持
口感好,有多种口味供选择,食用方便,冲泡便捷
三
定性
智选食物,小小标签有乾坤
杂粮吐司、粗粮饼干、海苔……
很多“看着健康”的食物,其实隐藏着高糖、高脂、高盐、高能量,如果只凭味觉和感觉,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所以,需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正确选择食品。
1
营养成分表,数字会说话
营养成分表,会清晰显示每100克(毫升)食物含有多少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盐。
2
配料表,看看谁排第一
按照国家规定,配料表里面的原材料是按照由多到少的递减顺序排列的。
也就是说,如果是全麦面包,那么排在第一的应该是全麦粉,而不是小麦粉。
同样都是“**乳”的食品,牛奶、调制乳的配料表第一位是“生牛乳”,而“乳品饮料”是“水”。别看只是第一第二的关系,但里面的蛋白质含量可就相差很多了。
Tips
少吃一口做不到怎么办?
如果实在抵挡不住食物诱惑,也可请“黑科技”来帮忙,快乐享受同时减少能量负担。
✅燃脂:CECT8145等特定的益生菌、杭白菊可以提升肝脏和肌肉能量代谢,减少脂质合成,调节肠道健康,加速能量消耗。
✅挡糖:腰豆精华与大豆精华配合,可以阻断淀粉分解的两个重要环节,减少葡萄糖的产生。
✅挡脂:绿茶提取物EGCG,可以减少脂肪的吸收和合成。
科学、安全、有效的体重管理,需要保持“吃动平衡”。本期介绍了如何正确的吃,轻松控制能量、保证营养均衡。
当然,运动也可以轻松享受,而不一定要大汗淋漓,下期我们将详细解读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微微一动,享受运动时刻。
点击下方了解《成人体重管理科学建议20条》的更多资讯
【发布篇】重磅|体重管理有多重要,听听“国家队”怎么说
精彩内容,一键下载+分享
营养早餐,应该这样吃
符合“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的标准早餐,应能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的7大营养素需求,即富含优质蛋白质、优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益生菌、植物营养素
食物要丰富,营养且均衡
每种营养素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健康作用。
早餐食物要多样化,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均衡。
营养需全面,不足要补充
当食物种类、数量不足时会出现营养缺口,可选择营养补充剂补足缺口,满足健康需求,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优质营养代餐,需备4个特点
限制能量
提供固定的120-200千卡的低能量,有利于控制总能量摄入
营养均衡
营养充足且配比科学,满足身体日常需求
饱腹感强
含有充足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减少饥饿感
容易坚持
口感好,有多种口味供选择,食用方便,冲泡便捷
健康体重 美好生活
成人体重管理科学建议20条
摘录
一、控制能量摄入,注重营养均衡,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1. 控制能量摄入,把握进食份量,避免暴饮暴食,逐渐养成七八分饱的进餐习惯。超重肥胖者适当减少进食量和能量摄入。
2.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每天吃好早餐,晚餐勿过晚,避免频繁、过度进食或长时间饥饿。
6. 鼓励清淡饮食,多蒸煮炒、少煎炸烤,少油少盐少糖。限制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腌制零食和膨化食品等不健康食品,限制饮酒。
7. 学会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配料成分和营养信息,合理选购低能量、低脂肪、低糖和低盐的食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Longitudinalassociationsofskippingbreakfastandnighteatingwith4-yearchangesinweightandwaistcircumferenceamongChineseadults.AmJClinNutr.2024May25.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国营养学会
3、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
4、O,Spadaro,etal.Caloricrestrictioninhumansrevealsimmunometabolicregulatorsofhealthspan.[J].Science(NewYork,N.Y.),2022,375(6581):671-677.
5、AmandaG,ZhixianS,AnnaR,etal.Macronutrient(im)balancedrivesenergyintakeinanobesogenicfoodenvironment:Anecologicalanalysis[J].Obesity,2022,30(11).